陳桂生好運賺到了錢。
可是他的老板卻是在澳門輸了個底朝天,甚至連工廠都被拿去做了抵押。
債主前來討債,不僅趕走了所有的工人,還要賣掉廠里的設備,想要以此來變現。
心里一直想著要回家光宗耀祖的陳桂生,便萌生了回陳家村創辦一家電子廠的念頭。
幾番考察和交涉之后,陳桂生用自己的錢,廉價買下了廠里的設備,并將其運回了陳家村。
而他也成功地在陳家村,創辦了村里唯一的集體企業,華鑫電子廠。
原本這應該是一個極具英雄色彩的故事。
可是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。
華鑫電子廠是村辦集體企業,并沒有得到像光明電子廠那樣的政府支持,又恰逢改革之初,經濟形態發生轉變。
沒有計劃內訂單的華鑫電子廠,只能自謀生路。
陳桂生雖然懂一些生產管理方面的事,但是對跑市場做營銷這方面,卻是一竅不通。
原本想靠著低價獲取一些訂單,結果又遭光明電子廠打壓。
陳桂生硬抗了幾個月,幾乎掏空了他所有的家底,到如今已經到了辦不下去的地步。
出租車一路開到華鑫電子廠。
陸野走下車,目光打量著這個十分簡陋的廠子。
幾座用紅磚、土坯混合蓋的廠房,大門處只有一根橫著的木頭桿,連個正經的大門都沒有。
四周也沒有圍墻,全是用藤條和木頭圍的柵欄。
光從外表上看,這里就是一處徹頭徹尾的農村小作坊。
“妹夫,咱們沒來錯地方吧?”
蘇云杰簡直不敢相信,眼前的這處地方,竟然會是一座電子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