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每到了大雪或者酷暑的日子,高門望族都會做些善事。
雪天不少人受寒、受餓,搭個粥棚散散粥,便是積德行善。
大夫人把這件事交給程昭。
她再三說:“這可是大事,切莫出錯。一旦有了差錯,太夫人跟前咱們兩人都無法交代。”
程昭想起她才提“優待”自已,事情就來了,未必沒有陷阱。
“大伯母放心,我必定處處周到。”程昭道。
搭粥棚那一日,程昭帶上李媽媽、秋白和素月去查驗,每件事都親眼過目。
后門的粥棚,她看了又看;大廚房熬粥的鍋與米,她也是再三看過了。
散粥不算大事,她娘家也做的。有年母親交給大姐姐負責,讓程昭幫襯。
大姐姐跟著母親學了不少東西,一一教給程昭。
程昭年紀不大,玩心重,有一搭沒一搭聽大姐姐說。不過她自幼有些聰明勁兒,用五成力就可以得十分功。
第二天,陳國公府正式開始煮粥、散粥。
程昭早早到了大廚房,一眼就嗅到了一股子味道。
在寒冬臘月、熱氣騰騰的大廚房,這樣的味道不容易捕捉,可她還是察覺到了。
程昭在大廚房轉了一圈,當即離開。
大夫人宋氏坐在承明堂。
今日遲半個時辰回話,因為管事們都要出去看著小廝丫鬟掃雪。
“……已經安排妥當了,夫人。”宋氏的心腹劉媽媽,悄然走進承明堂,低聲告訴她。
大夫人喝了口茶潤嗓子,半晌才道:“如此甚好。趕緊把那個人打發走。
她成天悶聲不響坐在那里,怎么罵她都裝聾,像一條毒蛇一樣盯著我,著實難纏。”
劉媽媽點點頭。
程昭的確很會使讀書人家姑娘的那些陰招。
另外就是她涵養功夫了得,脾氣似悶濕的柴火,怎么都無法點燃她,還把自已弄得一肚子氣。
大夫人對付二夫人的手段,在程昭身上半點作用不起。
一個人獨占承明堂十幾年,大夫人下意識覺得,將來一切都是她的,她便是周家的“老封君”。
程昭是入侵者。
人怎么可能喜歡侵入領地的野獸?
不滿與危機并存,當然要及早把她清理出去。
“桓氏這幾日是怎么得罪了太夫人?”大夫人宋氏又喝一口茶。
太夫人這幾日把桓氏叫去了壽安院,叫她帶著人去幫襯撿佛豆,過年時候要捐給金安寺。
——此事極其耗費時辰,又枯燥,若不是真心信佛,宛如酷刑般。
桓清棠已經去了好幾日。
以往沒有過的。
桓清棠是大夫人宋氏的好幫手。她對兒媳不至于生出什么虛偽的母女情,到底還是把她看做親信。
自已的親信,她也是很維護的。
所以,借著打壓程昭,讓太夫人的怒火轉移,順便把程昭從大廚房踢走。
“大夫人,可需要老奴去幫您打聽打聽?”劉媽媽問她。
大夫人擺擺手:“算了。桓氏是年輕小輩,讓太夫人懲罰她出出氣,省得老太太存一肚子氣過年,大家都不好受。”
又道,“你再去粥棚看著,別叫程氏翻出什么花樣。”
劉媽媽應是。
程昭從大廚房出來,低聲跟素月耳語幾句。
素月與她極有默契,當即去辦了,沒有半分遲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