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鴇看著那張在燈火下流光溢彩的臉,整個人都如遭雷擊,呆立當場。
“李……李若薇?!”
當年李若薇初至京城,便是下榻在她們金風樓。
老鴇親眼見證了這位來自北境的女子,是如何以碾壓之姿,一路過關斬將,讓整個京城的風流雅士為之傾倒。
若非最后關頭……
她本該是那一年的花魁!
時隔多年,這張臉非但沒有絲毫減損,反而因歲月沉淀,更多了幾分韻味。
李若薇沒有理會老鴇的震驚,清冷的目光掃過后臺那些同樣目瞪口呆的樂師、舞女。
“張媽媽,我當年用過的琴,可還在么?”她淡淡地開口。
……
金風樓大堂。
方才的斗詩風波,似乎已經平息。
崔景那一桌,此刻已是全場的焦點。
新晉花魁柳飛燕巧笑嫣然地為他斟酒,引來周圍一片艷羨的目光。
崔景志得意滿,搖著折扇,不時高聲說笑。
眼神卻總是有意無意地,向著陳木這邊瞟來,帶著炫耀與挑釁。
陳木這邊,氣氛則有些沉悶。
“那柳飛燕當真是有眼無珠!陳兄那首詩,氣吞山河,豈是崔景那等風花雪月之詞可比?”
“就是!簡直是明珠暗投!”
唐荊川和幾位文士忿忿不平,卻又無可奈何。
畢竟,這是人家的規矩。
花魁選了誰,就是誰贏了。
陳木倒是不以為意,依舊自顧自地飲著酒,仿佛方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。
就在這時。
“錚——”
一聲清越琴音,毫無預兆地從高臺之上傳來,瞬間壓過了全場嘈雜。
眾人一愣,紛紛循聲望去。
只見高臺之上。
不知何時又多了一位女子。
她身著一襲霓裳羽衣,裙擺之上,用金絲銀線繡著百花盛放的華麗圖樣,在燈火的照耀下,熠熠生輝。
臉上蒙著輕紗,只露出一雙清冷如秋水般的眸子。
僅僅是一個剪影,便已讓人覺得風華絕代,呼吸為之一滯。
她是誰?
不等眾人反應,那女子素手輕揚,指尖在琴弦上輕輕一撥。
“錚——!”
琴音起。
初時如金戈鐵馬,殺伐之氣,撲面而來。
繼而,一道清亮婉轉,卻又帶著幾分蒼涼悲壯的歌聲,響徹整個金風樓。
“怒發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。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……”
是滿江紅!
琴音越來越急,歌聲也越來越激昂。
“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閑,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……”
聲若天籟,其中蘊含的壯烈,比這幾日傳唱此詞的說書人,要濃烈百倍。
那股壯志未酬的悲憤,那份精忠報國的決絕,通過精妙至極的歌聲,狠狠地撞擊在每一個人的心頭。
崔景臉上的笑容,僵住了。
就連那故作清高的柳飛燕,也情不自禁地停下了手中的動作,滿臉震驚地望向臺上。
作為內行。
她一下就能聽出,此人在琴曲上的造詣,不弱于……
不,顯然比她更高!
“北境恥,猶未雪。臣子恨,何時滅!駕長車,踏破賀蘭山缺……”
唱到激昂處,女子霍然起身!
指尖在琴弦上重重一劃,琴音如龍吟虎嘯,裂石穿云!
與此同時,她臉上的面紗,應聲飄落。
一張完美無瑕、美得足以讓天地失色的容顏,就這么毫無征兆地,出現在所有人的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