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名僧人側耳傾聽,居然還聽到了淙淙的流水聲。
于是,兩名僧人問李奔海“這下面有水流之聲。那你知不知道,這下面的水深嗎?”
李奔海搖了搖頭,回答說“我也不知道。我不是當地人。我也剛來這引線廠兩個月。”
僧人師兄又問:“那從這里的岸邊,到谷底深淵,大概有多高?
李奔海聽見了,把頭搖得如波浪鼓般。
他說:我哪知道?從來都沒有人跟我說過這谷底深淵里的事。不過,我估計也不是很高吧。要不然,下面的流水聲,咱們哪里聽得到呢?是吧?”
昨天的那名僧人點了點頭,表示認同。
僧人師兄說“要不,咱們去請一位當地的鄉民來幫忙。他們可能懂得這下面的深淺當地鄉民,一輩子都是住在此地。他們不可能不了解這下面的情況吧?”
李奔海撓了撓頭,說“請當地的鄉民來也沒有用,因為他們也從來都沒有下去過。也許,他們也只是聽老一輩的人說過。”
昨天的那名僧人說“要不,咱們用藤條擰成一根長長的繩子。然后,把繩子甩下去。讓底下的人把繩子拴在他自己的身子上。我們幾個人一起合力拉他上來”
僧人師兄說“這個辦法是可以。但是,一個成年人的重量太重,藤條不一定能夠吊得住他。”
李奔海說“那這樣吧,我跑回廠里去拿繩子。你們在這里等”
昨天的僧人說
“你還是先別跑回去。
跑來跑去的,很累,徒然浪費精力。
倒不如留著那精力等下一起拉人上來。
藤條吊不起一個人的重量的話,我們可以把藤條擰粗一些。
可以把好幾根藤條擰成一股繩子的。
那樣就結實多了。
不可能幾根粗粗的藤條繩子還吊不起一個人的重量吧?”
僧人師兄說:“那就先這樣辦吧?多擰幾根粗些的藤條。待會實在不行的話,再跑回廠里拿繩子也行。”
說完,三人就挑那些荊棘藤條。
那些青藤,基本上都帶有刺。
很不好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