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因為入軌時,載荷衛星發生了小頻率的震動。”
“這個是主因!”
聽到這話。
一旁的一位國字臉的老者神情一怔。
他是這個項目的總師,他叫劉為民,來自航科集團。
本來這次活動只是一次接待,是軍事航天部隊的事兒。
他沒有操心。
甚至還有些方案。
他覺得項目剛失敗,李成豐擱這接待比爾呢,還大明大晃的給別人介紹玉盤項目,多少有點傷口上撒鹽的意思。
更別說接待的,還是一個純外行。
可現在。
魏修竟然精準的說出來衛星載荷存在小頻震動的問題。
劉為民有些不可思議:“這你都能看出來?”
魏修打量了一下說話的人,心說這應該是個技術派,于是通話變得加密了。
“你就說有沒有吧?”
“有。”
劉為民肯定道。
“由于載荷自身的特性,它的低頻震動是長期存在的。”
“但我們做過測算,這種震動不會影響發射。”
“更不會影響今后的運行。”
航天科技作為一個尖端科學,受到的限制很多。
研發組也不是不知道震動這個下次的存在。
可是他們沒法解決。
最后只能采取妥協的方案。
震動那就讓震吧,只要不影響使用就行。
魏修聽到這兒,心里幾乎穩拿穩了。
“衛星自已有震動,確實不影響什么。”
“但是你們沒有把火箭發動機的震動算進去。”
“兩個震動在某一瞬間形成了共振。”
“所以在入軌時,艦體和載荷幾乎是同一時間爆炸的。”
話音落下。
控制室內一片寂靜。
他們幾乎都是玉盤項目的參與者,而且是一線科技工作者。
因此他們知道魏修這番話的含金量。
八九不離十!
尋找任務失敗的原因,有的時候就像腦筋急轉彎。
在不知道答案之前,所有人都是一臉懵逼像麻瓜,猜不出所以然。
可一旦答案公布,大家都會連連點頭,高呼原來是這樣!
魏修所說的一切,就像是那個答案。
情況務必契合發射時情形。
倒推細節,每一處也都嚴絲合縫,極其合理。
于是乎。
大家屏息凝神的看向劉總師,想得到一個決定性的意見。
劉為民此刻人也是麻的。
當魏修提出星箭共振的時候,他的心里已經澎湃了起來。
就是這個原因。
百分之百是!
此時此刻,魏修在他的眼里分明已經有了光環。
“魏總,這些都是你憑視頻判斷出來的嗎?”
魏修微微一笑:“對啊,我也沒參與過這個項目不是?”
“臥底乖乖!你這是長了一副什么眼睛啊!”
劉為民徹底服了。
一個項目組研究了三個月沒找到的問題。
魏修僅用了一眼!
驚為天人,神乎其神。
????
此時此刻。
比劉為民更驚訝的也只剩下身旁的龔鞠了。
不是!
什么情況?
我是誰?
我在哪兒?
魏總怎么又顯圣了?
我一個勁的叭叭,說你修不了這玩意兒。
結果你一句話就解決了?
咱不帶這樣的啊。
你這隨時隨地就滋我一泡,沒有人管的嗎?
都快給我滋成茶寵了啊草!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