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開的書頁上一角,落款清晰地寫著兩個字,北辰。
元老夫人一愣:“這與你祖父有何關系?”
“祖父在青海一役時,曾化名北辰與同營的將軍聯絡,也是他們二人,一同創立了這本劍譜。”
姜綰眸中閃著笑意。
“據我所知,當年祖母隨軍跟在祖父身邊,您怎么能不知道呢?”
元老夫人一頓,眉頭緊鎖。
她的確沒聽過北辰這個名字。
當年她自請跟著宋老將軍上戰場,只是為了搏個情深賢良的名聲。
戰事吃緊,她日夜躲在后方軍營中,為自己的安危擔憂,哪有心思侍奉宋老將軍的起居?更不會管他在軍中的化名,或是練了什么劍術。
陳年舊事,連她都一無所知,姜綰又怎么會知道。
她斷定,姜綰是被逼到了絕路,在信口胡。
“真是荒謬。”
元老夫人當即否認道。
“當年青海大亂,是你祖父和韶光將軍并肩作戰,擊退敵軍。我們夫妻二人在戰場上生死與共,他的一切我都了然于心,你說的北辰,我根本不知道是何人!”
姜綰挑眉:“那么這位‘應星’呢?”
“更是不知所云。”元老夫人道,“你就不要胡亂攀扯了,早些認罪才是正理。”
一旁的宋鈺卻突然輕笑了一聲。
“真是可惜。”
他從袖中掏出一本手記,清聲讀道。
“宣豐年三月,大軍行至青海云暮山,商討軍報密信代號,吾與韶光夜觀寒星,心有所感,化名北辰,應星,意在祈愿星月賜福,國泰民安。興致方起,以短劍月下切磋,共創劍法,互引知己,心悅至極,特此留筆。”
“這是曾祖父的手記,北辰代表他,應星,則代表韶光老將軍。”
宋鈺看著元老夫人漸漸慘白的臉,一字一句道。
“看來您與雖與曾祖父同床共枕,卻對他沒有絲毫關心。”
元老夫人捂著心頭,險些栽倒。
宋子豫眼疾手快,沖過去扶住了她,怒道:“逆子,一派胡!”
他看向姜綰,滿面怒容。
“你既然能偽造劍譜,再偽造一本手記有什么難的,憑什么以此來羞辱祖母?”
“這手記上有祖父的印章,將軍若不信,可以去和陛下求證。”
姜綰冷然一笑,看了心思急轉的元老夫人一眼。
“不過這一來一回需要時間,萬一祖母身體不適,暈厥不醒,這事怕是要不了了之了,還是不必這么麻煩了。”
她一個眼神,碧螺從袖中掏出一封信來。
“諸位大人,韶光將軍聽說我家少爺用此劍譜參加武試,特意來信指點一二,五百里加急,方才剛送到京城。”
.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