縣委常委會上的指示精神,李健同志都傳達了吧?”
李健立刻道:“李縣,已經全部傳達,大家都感到了壓力。”
“有壓力是好事,但要把壓力,轉化為工作動力。”李小南語氣沉穩,“勞動局和商務局是這次行動的主力。
文武同志,勞務輸出這塊,方案做得怎么樣了?”
劉文武挺直腰板:“李縣,我們和浙省、江省那幾家用工大戶,一直有聯系。
這兩天,我打過電話溝通過,他們年底,確實有用工缺口,崗位大多是流水線工人和倉儲人員。
我計劃在本周內,組織一場鄉鎮巡回招聘會,目標是在十二月中旬前,有序輸出三百名富余勞動力。”
“三百?”李小南搖頭,“太少了,我認為目標,可以再激進一些。
這樣吧,先精準摸排,哪些人愿意出去?能干什么?
有針對性的,進行培訓,確保送出去的,能留得下、賺到錢。”
劉文武心里苦啊!
現在是農閑時節,有大批勞動力,閑置在家,等待進廠。
他能談下三百,已經快磨破嘴皮子了。可他也不敢跟領導講條件,只好先應下,“是,我回去后,立刻優化方案。”
劉文武說完,眾人又看向李國富。
李國富抿唇,‘如芒在背’這四個字,在這一刻,具象化了。
他就知道,李縣不會無緣無故喊他來旁聽。
雖說他人,還沒去商務局報到,但任免文件已經過去了。
察覺到李小南的目光,李國富深吸口氣,“李縣,各位領導,關于商務局牽頭負責農產品推廣的事,我已經有了思路。”
他雖然沒有準備,但他有經驗啊!
當鎮黨委書記時,他沒少向外推廣三利鎮的黃花菜制品。
雖說站位不同,但工作思路是相通的。
“第一,深耕線下渠道,我和市里三家大型連鎖商超,常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,可以爭取在‘年貨節’,設立廣南特色農產品專柜。”
他這番話,并不是無的放矢。
本來三利鎮的黃花菜制品,在各大商超本就設有專柜。
其他產品,順道帶著賣,對他來講,不是難事。
李小南寫字的筆頓住,這就是她對李國富滿意的地方。
黃花菜深加工,當初是她給三利鎮規劃的路。
后續的發展,她一直有關注。
可以這么說,三利鎮黃花菜制品的線下銷售渠道,都是鎮黨委書記李國富,一個、又一個超市喝下來的。
就算是讓牛干活,也得給牛吃草!
沒有好處,人家李國富憑什么把銷售渠道共享出來。
哪怕她是縣長,也沒有‘白嫖’的道理。
現在多好,不用誰說,他自已就迫不及待地……跳出來‘分享’了。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