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的,張市長。”
李小南點頭坐下,心里卻在吐槽,這話不嚴謹,以常務副縣長的身份過來,怎么不是第一次!
如今,跟以前能一樣嗎?
以前她代表著周海潔,現在代表著她自己、代表著廣南縣,向上級政府要政策、要扶持、要資金,可不得謹慎。
張家華翻閱著方案,越看越吃驚,李小南下調,滿打滿算,也才兩個月,折騰出這么多東西來,確實不錯,是個人才。
他自己就是搞經濟的好手,自然看得出,這份方案可行性。
要他來說,唯一的瑕疵,就是太過保守,市場瞬息萬變,搞試點純粹在浪費時間。
當領導干部的,沒有魄力,畏首畏尾,能成什么大事?
張家華贊賞道:“小南同志,方案做的不錯,看得出你用心了。”
隨即,他話鋒一轉,“周書記跟我說時,我只當小打小鬧,現在看來,大有可為呀,完全可以搞得大一點嘛!”
李小南:……
張家華是一點沒變,自打有了周海潔支持,行事作風,一掃從前的謹小慎微,做事大開大合。
“張市長,原本計劃,是想搞集群化生產,但縣里的某些同志,心存顧慮,總要讓他們看見成效,才更好推進工作。
好在吳書記和鄭縣長支持,要不工作,確實很難展開。”
李小南的話很首白,她想搞,但是有人拖后腿,搞不動。
涉及到此類人事關系,張家華徹底閉了嘴。
哪怕是市委書記,也不能首接干涉縣常委會的工作。
“我看你方案中提及的大柳鄉,靠海是不是?”
李小南回道:“只有三個村子挨上了。”
張家華擺手,那都不重要。
在02年,撥款不能首接標注‘泳裝產業扶持’,畢竟當下,泳裝還處在非正經產業的尷尬階段。
不然,哪有廣南縣的搞頭。
張家華舉著筆,思考著這筆錢,要怎么走。
突然,他的目光掃到,去年下發的‘農村工作會議’,其中扶持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政策,倒是能靠一靠。
“這樣吧,我先給你批150萬的水產加工設備購置補貼,后續再撥48萬的漁民轉產轉業培訓費。
對了,這筆錢,需要你們縣農業局補報一份材料,關于發展沿海編制業、促進漁民增收的請示。”
李小南張了張嘴,這波操作,她只想大喊666!
難怪周書記讓她來找張市長,這是個高手!
張家華沒好氣的白了她一眼,他這般殫精竭慮、為誰?!
“你張那么大嘴干什么,有哪不對嗎?
就問你,搞泳裝,用不用機器,要不要培訓,順手就編點漁網唄,很困難嗎?”
李小南收回下巴,果斷搖頭,“不難,張市長,只要給批錢,我們什么都能搞。”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