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小南心里清楚,這時候必須把話挑明了說。
她和鄭榮都是廣南的當家人,在‘不當冤大頭’這點上,立場完全一致。
現在最要緊的,就是兩人先統一思想。
她坐直身體,沒有試探,直接道:“鄭書記,于情于理,這個忙咱們都得幫。要不然說不過去,以后的工作也會很被動。”
見鄭榮點頭認同,她繼續往下說:“現在的問題是怎么幫?幫多少?這個得仔細掂量。”
鄭榮再次點頭,示意她繼續。
李小南放緩語速:“我的意見是,既然決定幫了,態度就得積極。
主動為領導分憂,總好過被動挨打。
但幫歸幫,也不能白幫。
最好能借此機會,向市里爭取些政策傾斜和支持,比如給重點項目開個綠色通道什么的。”
鄭榮邊聽邊點頭,眼里閃過一絲贊賞。
還是年輕人的腦子活絡。
“你說得對,態度要端正,但家底也不能掏空。”
他沉吟片刻,“這樣,在表態之前,先摸清咱們自已的底數。
一定要在承受范圍之內,不能為了幫別人,把我們自已拖垮。”
李小南點頭,“還是鄭書記考慮周到,我回去就讓財政局盤家底,估計很快就能出結果。”
畢竟今年用錢的地方多,財政局的家底,都盤過好幾輪了。
田成業也是個能人,每盤一回,都能擠點余縫出來。
鄭榮瞥了她一眼,心里跟明鏡似的。
向來周全的李小南,怎么會想不到這點?
分明是給他這個書記留面子。
“小南,這事就交給你全權負責。”
他拿起手機,“至于我這邊,先給黃書記打個電話,明確一下態度,順便探探市里的底線,看能不能為咱們廣南,多爭取點補償。”
這就是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間的默契。
遇見大事,先統一意見,在執行階段,一個主內統籌,一個向上溝通。
“好的,鄭書記。”李小南看了眼時間,已經快一點半了,她站起身,“那我先過去了。”
走到門口,李小南突然轉過身,關切道:“鄭書記,要是還不舒服,就先回家休息。
縣里有我盯著,有什么事,再給您打電話。”
鄭榮連連擺手,“行行行,別操心我了,我心里有數。”
李小南無奈地笑了笑,轉身朝縣政府會議室走去。
走進會議室時,里面已經坐滿了人。
李小南來到主位,雙手撐在桌面上,目光沉靜地掃視全場。
“同志們,事態緊急,客套話就不說了。”
她開門見山,“安南縣教師工資拖欠一年的事,已經多方確認,情況屬實。
市里的意思,是讓我們周邊區縣協同解決。
現在,我們需要在最短時間內,搞清楚三件事。”
她伸出第一根手指,看向滿臉愁苦的田成業,“成業同志,我要在半小時內,看到縣財政賬戶上,所有可動用的資金明細,包括預備費和各類專項資金的結余,以及未來三個月必須保障的剛性支出清單,精確到萬元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