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會,御史臺的提議,讓百官都面色微變,頭頂懸了一把利刃。
春闈案沒有牽扯到的官員,現在剛剛松了口氣,御史臺就給所有人壓力。
再度考校一次,外官被考校,京官更會被牽扯。
很多人屁股都沒坐熱,說不準又要被踢出去。
“陛下,不可如此”
云清,百官尚未說什么,吏部的幾個官員異口同聲說著。
御史臺搞這一出,完全是給吏部找麻煩。
一旦貿然開啟考評,吏部的事務會直接驟增。
“盧尚書怎么看。”
云清沒有理會戶部其他人。
這群人最近本就忙碌,自然下意識拒絕。
吏部尚書盧征如何考慮,才更加關鍵。
“吏部的人本就該忙于考校,這群人不愿意此刻考校,是害怕出麻煩。”
“外官數量太多,一旦當下考校,不能出任何問題,肯定會得罪人。”
對吏部一群官員的顧慮,云清了然于心。
春闈一案剛結束,沒有人敢在這時候玩花樣。
吏部往年考核,油水大的很。
但此刻開始考評,沒有油水,還是得罪人。
“對賴大人的呈奏,臣附議。”
“但空缺太多人,吏部最近實在抽不開身,臣請御史臺撥出一些同僚”
盧征咳嗽一聲,眼看陛下把燙手山芋丟過來,索性自己再丟給御史臺。
吏部可以開始考校,但請御史臺的人幫忙,得罪人的事情,全部交給御史臺。
天下官員太多,誰能沒有一點毛病?
一把刀殺不完對方,日后就是大麻煩。
“賴大人,你看此事?”
云清摩挲著下巴,對盧征的回應算是滿意。
吏部的人都是老油條,盧征更是聰明人。
此刻吏部的尚書不管是誰,都無法拒絕御史臺的呈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