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中介排斥,最后還是選擇做中介,并且看到李季這個架勢之后,還準備繼續投資,甚至鼓勵做大做強,楊東旭有種自己的考慮。
第一個原因嘛,根本沒什么好矯情的,這個行業利潤的確挺豐厚的,有錢不賺你經什么商啊?
第二個原因,那就是楊東旭也想嘗試一下,這個嘗試不是嘗試中介這個行業,而是嘗試著能不能影響一個行業,并且給這個行業規范出正確規矩出來。
只所以想要這樣的嘗試,是因為這些天楊東旭有琢磨出來一些新的心得,感覺自己似乎有提高了不少。
比如說對于后世一個很老套的故事,他突然發現站在不通的角度有了新的了解。
話說后世在網上評論國人跟風習氣的故事是這樣說的:
一個人在路邊開了一個加油站很賺錢,別人一看這么賺錢,于是在旁邊也開了一家。另外一個人看到前兩個人都賺錢了,然后也在旁邊開了一家,就這樣慢慢的一條路上都是加油站,原本賺錢的行業給弄的都喝西北風。
而在國外,一個人在路邊開了個加油站很賺錢,別人一看賺錢于是就在旁邊開了個超市,另外一個人看到前兩個都賺錢了,于是在旁邊開了個餐館,就這樣路邊出現了一個十分繁華的區域。
以前看這個故事的時候,楊東旭也是一心的鄙夷,感覺國人太喜歡跟風,看到別人賺錢就眼紅,于是一擁而上把這個行業給搞臭了,大家都沒有飯吃才開心。
可現在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情卻有了不同的理解。
為什么在國內看到開加油站賺錢,所有人都去開加油站。而在國外看到別人開加油站賺錢,有人會想著在旁邊開超市,有人想著在旁邊開餐館?
難道外國人就比中國人聰明?既然人家聰明,那為什么華夏以前整整做了幾千年的老大,百年屈辱史之后,后世又能很快的崛起?
所以根本不是老外比國人聰明,而是環境不一樣,這個環境不是說老外那邊更高級,國內更低賤,而是商業競爭對手不同。
美國有壟斷法,中國也有。誰都知道壟斷的危害,可為什么新聞上時不時的能看到美國那個那個公司壟斷了被迫拆分,國內卻沒有這樣的現象呢?
拋開環境和體制的原因我們再來看這個故事就有了不一樣的想法。
在外國人家開個加油站賺錢,但你也要是在旁邊也開個加油站,那就不一定賺錢了,能開得起加油站的公司直接就把你這個跟風的人擠垮。所以他只能另想辦法開個超市。
超市開起來了,要是還有人在旁邊開超市,不好意思把你擠垮再說。于是另外一個人只能去開餐館避開利益沖突,然后才是欣欣向榮的場面。
中介市場為什么會那么混亂?
說白了就是大家一窩蜂的都沖上去良莠不齊不說,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,更沒有什么扛旗的標桿,所以這個市場才會這么亂,明明一個賺錢的行業名聲都給玩臭了。
不單單是中介,國內很多行業都是這樣,一看賺錢大家都上,結果好好的行業給弄的亂七八糟。
所以楊東旭就想試試,如果自己現在開始經營中介這個行業,并且成為行業的老大制定出來規矩來,那能不能把這個行業經營好。
不說經營的如何規范,但至少讓那些跟風想要撈一把就走的人知道,中介這個行業規矩究竟是什么,你要是想要坑蒙拐騙撈一把就走,那我就讓你賠的連內褲都不剩。
這樣的目標說起來有點扯淡,但仔細想想卻不一定不可能。
因為只要市場培育出來,規矩樹立好了。那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人就必須遵循這個規則,因為你要是亂來砸的不單單是楊東旭一個人的飯碗,所有在這個行業中吃飯的人你都得罪了。
沒人愿意有人伸手到自己碗里撈肉吃,而你這個人不但想要我碗里的吃肉,還想把我吃肉的碗給砸了,那這些人不聯合起來把你趕出去才怪。
壟斷是怎么形成的?
壟斷就是一群利益共同體的人聯合在一起把持住這個行業的利潤,讓人家插不上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