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瑾準備明年開春就攻打戢軍,所以邊境摩擦什么的,她是不怕的,能趁早找到機會多殺一個算一個。
姚稷滿臉興奮:“諾!”
姜瑾滿意一笑:“好好訓練新兵,邊境小規模作戰正是他們的鍛煉機會。”
崇州人大多有血性,也可能被欺壓的久了,對于瑾陽軍的招兵反應激烈。
姜瑾在濮南和上靖兩郡就招了近兩萬人,她的陸兵達到十二萬左右。
現在九月上旬,整整六七個月的訓練時間,再加上有邊境戢軍給他們練手,到明年開春三四月份時,這些新兵也就成了老兵。
要知道姜瑾招進來的這些人中,不少本身就是匪,有一定的戰力和殺敵經驗。
姜瑾又看向丘遼:“這兩個郡的建設務必加緊了,天氣很快就會轉冷。”
丘遼神情鄭重:“主公放心,只是上靖郡最好再派個能管事的文官過來,我一個人有些心力不足。”
他以前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軍師,加入姜瑾的隊伍后才開始往管理城池民生方面發展。
倒也不是他一下管不來兩個郡,主要是濮南郡和上靖郡情況復雜,更是跟戢軍和蛟軍交界,隨時面臨惡戰。
姜瑾明白他的意思,這個時代通訊手段有限。
從濮南郡到上靖郡就算是飛鴿傳書最少也得半天時間,如果是緊要時刻,半天時間足以致命。
丘遼在濮南郡,很難同時兼顧上靖郡快速做出反應。
所以他才想姜瑾調派一個有經驗的文官到上靖郡,到了戰才能更靈活的變動。
姜瑾嘆氣,她也想調個有經驗的文官過來,只是她手里武將不少,文官確實有限,特別是經驗老道的。
她無奈道:“行,我想想。”
丘遼這才放下心來:“謝主公體恤。”
姜瑾對著幾人擺手:“行吧,你們回吧。”
說完她翻身上馬,帶著人離開。
看著漸漸遠去的人馬,姚稷感慨:“短短三年時間,主公從一無所有到如今擁兵十四萬,轄下百姓百萬有余,真的很了不得。”
有時候想起他都覺得跟做夢一般,前一刻他還是被穿了琵琶骨的將死之人,下一刻他遇到了主公。
跟著主公征戰天下,把那些被蠻族踐踏的漢土一寸一寸拿回來,讓那些受盡苦難的百姓安居樂業。
丘遼笑笑:“主公的兵很快就不是十四萬了,她的民也會更多。”
姚稷此時也想起泗州救災,不由笑道:“是,那可是百萬災民,也不知存活下來多少,能跟著主公的又有多少?”
丘遼摸著胡子:“存活下來多少不知,但存活下來的人,大部分應該都會跟著主公吧。”
他感慨道:“說起來慚愧,我跟著主公那么久,卻好像并沒什么用武之地。”
他本是軍師,但姜瑾的謀略完全在他之上,不管是領兵作戰還是民生建設。
姚稷忍不住哈哈大笑:“誰說無用武之地,之前的林縣你不是管的挺好的嗎?”
丘遼也跟著笑了:“不知這次主公能在泗州災區中招到多少兵?”
姚稷搖頭:“不知。”
他們口中討論的泗州災區此時熱鬧非凡,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到了什么巨大的集市,完全沒災區的感覺。
“招工了招工了,要求16到45歲,男女皆可,工錢一個月180銅錢,只要是我們瑾陽軍的工人可以憑票購買我們的糧食,大米240左右一石,其他粗細糧也有,價格不一。”
災民都轟動了,他們本來還在擔心瑾陽軍不施粥后該怎么辦,此時聽到招工,哪有不心動的,紛紛詢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