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道:“……陛下,不說楓戈軒愿不愿無償獻出藥方,即使他愿獻出,此瘟疫也不一定是之前的瘟疫,失之毫厘謬以千里,藥方只怕要調整。”
姜淳點頭:“此事由你負責,務必保證藥方準確。”
秋道:“……”
接下來商議的是糧食問題,可惜各世家并未上朝。
姜淳手頭并沒多少糧食,只能派人去請各家主過來商議。
兩刻鐘后,寺人回報,各世家都以身體不適為由推了。
氣的姜淳差點吐血卻又無可奈何。
不是他不想救災,而是他現在真的沒有多少錢糧了。
大慶的五十萬兩其中有四十萬都是各世家出的。
條件便是大慶回歸后,可按各世家出的錢兩給他們分封土地。
董誠嘆氣:“看來是不愿出糧了。”
溫自心搖頭:“他們現在只怕也是焦頭爛額,今年的糧食大部分都沒收回來就發生如此嚴重的水災,今年的收成只怕是……哎,日子都不好過。”
齊平威冷哼:“什么不好過,他們的存糧可不少,端看他們愿不愿意。”
姜淳只覺太陽穴嗡嗡:“眾愛卿可有什么良策?”
殿內顯然寂靜,所有人都低著頭不說話。
華元義內心嘆氣,看來這次又和之前一樣,不會再有救災了。
齊平威提議道:“不如讓泗州百姓捐款買糧救災?”
他說的泗州百姓指的主要是泗州富商世家,普通百姓是沒這個余力的。
秋道搖頭:“以前又不是沒讓他們捐贈過,整個泗州也不過才捐了幾千兩。”
真的,整個泗州,總的捐到三千兩百五十二兩又三個銅板,他都無力吐槽最后那三個銅板是哪來的。
更離譜的是,各郡說他們的人出去各家收取捐銀,十分之辛苦,要收取額外的辛苦費。
總之到最后真正用在救災的就只剩下一百二十兩又過三個銅板,反正三個銅板非常頑固的堅挺到了災民手里。
齊平威蹙眉:“孫大人去豐州不短時間了,不知有沒買到豐州的低價糧食?”
姜淳搖頭:“孫愛卿還未傳消息回來。”
一個上午的商議毫無結果,眾臣對此卻毫無意外,似已習慣這種常態。
姜淳只覺無力,他想做出些成績來,卻處處受阻,各種掣肘。
他嘆口氣,此次水災他的無作為,只怕于他的名譽有損。
董誠看懂了他的面色,沉吟道:“我聽說豐州有一種叫時報的東西,我覺得我們也可以辦。”
華元義蹙眉:“我們也辦時報?寫什么呢?”
人家豐州宣揚戰績,表揚戰士英勇,科普常識,發布各項新政策等等。
泗州有戰績嗎?難道寫丟了幾縣,災民如何被困無人救助?
董誠笑道:“可在時報上宣揚陛下仁德,英勇不屈守住泗州,讓百姓安居樂業不受外敵的騷擾……”
眾人眼神奇怪,臉上卻保持得體的微笑。
從宮內出來,華元義快速進入馬車內,雨太大了,他是坐馬車來的。
正要打道回府,一條人影突然躥上他的馬車,驚的他拿起一旁的佩刀。
“別急,是我。”齊平威忙壓在華元義的拿刀的手上。
華元義: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