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算見到硯國人,呂何提著的心放了下來,不由大喜:“快,追上去,別讓他們回去匯報。”
話音剛落,立刻有十幾騎飛奔出去。
呂何帶著大部隊也不由自主加快了速度。
只可惜距離太遠,硯國斥候的戰馬又都是好馬,他們追了一段距離后跟丟了。
呂何也不甚在意:“不急,反正我們已進入硯國地界,這么短的時間就算他們回去匯報也做不了什么。”
“今晚我們就能拿下泰安城,將士們跟我沖,晚上咱們就能住到硯國的城中,吃硯國的糧,睡硯國的女人。”
泰安這樣的小城,守兵最多不過千人,他還真沒放在眼里。
騎兵是邳國的精銳,這次整整出動了三萬騎,攻一座小城手到擒來。
孟肅勸道:“呂將軍,我建議休整一晚,明天再攻城,瑾陽軍的連弩極為厲害。”
呂何失笑:“我率領的這三萬大軍可都是騎兵精銳,雖是一路奔襲,但拿下這么一個小城還真不算什么。”
騎兵的精髓就是快,瑾陽軍已發現了他們,如果不盡快拿下城池,等瑾陽軍派援兵過來嗎?
孟肅皺眉:“可我們兵力不多。”
邳國本是要派五萬兵的,不過由于邳國距離有些遠,步兵的話需得走上不短時間。
眼看馬上就要入冬,時間來不及。
所以邳國決定直接派騎兵奔襲,只是騎兵都是精銳,以邳國國力,根本不可能拿出五萬騎兵進攻硯國,最后決定出兵三萬。
真要說起來,三萬騎兵的戰力比五萬步兵不知強多少。
呂何臉上帶著愜意的笑:“據我所知,泰安雖是小城,但耕地不少,城中糧倉應有不少糧食吧?”
說著他又看向周圍,不解:“這里怎么沒耕地?”
孟肅解釋道:“此地偏僻,土地又大多是沙土還有大量石塊,不宜耕種。”
呂何皺眉,拿出一份輿圖看了起來:“你說說這里距離泰安城還有多遠?”
孟肅想了想才開口:“應該有三十里左右。”
想起什么,他又道:“我記得前面不遠就是石林,那一片地形有些復雜,要不要考慮換道?”
呂何皺眉:“換道要多久?”
孟肅斟酌道:“那需得繞一個大彎,大概遠上二十里左右。”
呂何沒猶豫就搖頭否決:“騎兵貴在快,繞道太遠了,何況你不是說這里是以前的官道嗎?”
“既然是官道,地形再復雜又能復雜到哪去?只是……”
他的神情有些奇怪:“這官道怎地雜草叢生,好似不常有人走動。”
想起東湖郡之前的情況,孟肅解釋道。
“自從我們三族入關后,硯國人口銳減,豐州又是偏僻之地,人口不多,官道走的人自然不多。”
呂何恍然,正要說話,就見前面斥候飛奔過來。
“將軍,前面發現了硯國的巡邏隊,不過他們全是孬種,看到我們轉身就跑,可惜他們熟悉地形,我們跟丟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