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有幸坑李青一把,朱載坖與有榮焉,一向一張憂郁的臉的他,今日笑聲朗朗……
少年見父皇難得開心,心下也十分歡喜,陪著父皇聊了許久,話題一直錨定在金陵,錨定在科研基地,大伯一家……
好讓父皇對接下來的生活產生憧憬,期待。
效果自然不錯,父皇笑的開懷……
又一杯之后,朱載坖溫和說道:
“如今也改元了,是時候書寫萬歷的輝煌了,不過你可要切記,萬不可操之過急,貪功冒進。”
頓了頓,“貪功冒進可不局限于御駕親征,文治一道上貪功冒進,其惡果不亞于軍事上的貪功冒進。”
少年鄭重保證:“請父皇放心,兒臣絕不會魯莽!”
“如此最好。”朱載坖呼了口氣,“去陪陪你母后吧,大過年的,你母后……是有點小心思,不過本性也不壞,別搞得太生分了。”
少年點頭:“我會讓母后成為更好的母后。”
朱載坖撇撇嘴:“你不是還想讓父皇成為更好的父皇啊?”
“哪有?父皇已經是最好的父皇了。”少年笑嘻嘻道,“兒臣只希望父皇能放下一切包袱,去肆意享受生活,享受人生。”
“算你會說話……”朱載坖揮了揮手,“快去吧。”
“哎,兒臣告退。”
朱載坖望著兒子離去的方向,目光欣然的笑了笑,提起酒壺,自斟自飲……
……
稍一眨眼,短暫的年假便結束了。
正月初四,皇帝臨朝,群臣上朝。
新的一年,萬歷元年,少年天子一上朝,就頒布一道圣旨。
——文武功德廟!
自太祖創業至今,于國于民有重大貢獻的文臣武將,都將供奉其中,享受祭祀。
早前配享太廟之人,配享太廟的同時,再多享受一次祭祀。
若只如此,群臣自不會如何激動,可當少年天子拿出名單之后,群臣卻是沸騰了。
只因皇帝這一次打破了常規!
——活著的人,也能進。
戚繼光,胡宗憲,俞大猷,海瑞,沈煉,李本,徐階……都進了。
這等同于大明朝廷,大明皇帝為臣子建生祠。
群臣如何不狂熱?
一時間,朝廷上下,沸騰開來。
當此時也,張居正適時提出,為公平起見,需組建一個專門考核官員政績的部門,以避免辜負有功之臣!
為避免群臣心生異樣,特意說明——只是考核功勞,不是追究過錯!更不是要監察百官!
不跟錦衣衛搶飯碗。
如此一來,自然是群起附和。
少年天子從善如流,命張居正著手組建,對在京或不在京的官員,對于國于民有重大貢獻者,進行全方位的考核……
對此,群臣也無意見。
閣部之爭早在弘治朝就落下帷幕了,吏部,都察院,也只是略感惋惜,并沒有跟張居正爭奪這個權力。
正月十六,文武功德廟正式建設。
三月初,績效部開府建衙。
朝廷上下,無數官員的奮斗精神,進一步被激發出來……
朱翊鈞心中卻在醞釀著下一步計劃。
四月初,一道令少年天子狂喜的奏疏,遞送進京,擺上了御書案。
——來自日本國的奏疏!
李青寫的奏疏!
由織田信長,武田信玄,上杉謙信……等諸數十日本大名,聯名上奏。
——請求大明皇帝,出動大明水師,聯合鎮壓佛郎機!
少年天子何等聰慧,且對李先生甚是了解的他,一眼就瞧出這吃力不討好的背后,是怎樣的算盤。
日本國雖然還沒有統一的政權,可這么多日本大名聯名上奏求援,作為宗主國的大明,已然師出有名了。
當然了,師出有名并不是為了師出有名,而是為了獲取利益。
千余字的奏疏中,其中有四個字的寫法迥然不同——斗而不破!
朱翊鈞當然明白這四個字的深意——不是要消滅佛郎機聯軍,而是要將佛郎機鎖死在日本國,并使其成為大明的佛郎機衛,就如當初的朵顏三衛。
“還得是李先生啊……”
朱翊鈞驚嘆道,“總能想旁人不敢想,總敢挑戰不可能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