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靠著外敵被迫搶先重新勘探,為戰爭服務的監視和偵察活動,讓冒險家協會這個政治力量之外的民間補充,得到了極大發展。
父輩需要靠一整代人積累建造勘探樞紐,而他只需要兩三年就能買下一艘‘自研’主力艦,自然不可同日而語,他不想回去過苦哈哈的,連燃料都要精打細算的日子了。
“第一艘是頑石級,根據貴司的駭客破譯結果來看,這是一艘輔助戰列巡洋艦,但這是從火力規模來評估的,按照體積,她應該是主力艦才對。”
隨著資料在巨大的天穹會戰系統展開,李斌花了數秒時間便看完了,細品反倒需要更多時間。
頑石級戰巡,一艘經過大量改裝的阿特拉斯級,用裝甲、武器炮塔、略微改善的護盾發生器、機庫和提升過的幅能電網和發電機堆滿了幾乎全部的集裝箱區域。
她比常規的阿特拉斯mk2級導彈戰列艦更精致,成本更高,同時系統更完善,但外露的飛船裝置大大削弱了她的生存能力。
李斌哪怕不咨詢杰哥,以他如今的飛船駕駛和指揮經驗,也能一眼看出這艘船是一種妥協產物。
基于產能、基于艦船設計師水平、基于工業能力、基于戰爭需求……
這是一艘誕生自大崩潰初期到第一次ai戰爭前的飛船,那時十四軍團尚未抵達,速子科技還沒有崛起,盧德教會尚未泛濫,而人之領政權徹底倒臺,各星系各自為政。
那時候,因為工業產能無法統一協調,就當時英仙座星區及其經濟狀況而,任何船只的損失(尤其是主力艦)都是緩慢而難以彌補的。尤其是對于小型派系和獨立利益集團。
于是從各自上臺的總督們海盜改造中得到靈感,權宜之計便是頑石級戰列巡洋艦。(如下圖)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