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115網盤要轉移一億gb的數據去阿里網盤,用百兆光纖傳輸,需要大約31年,最后的解決方案是卡車拉硬盤,前后45天,這些數據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,完成了搬遷。
在巨企ai核心橫行,中子星、黑洞干擾的宇宙,飛船拉數據無疑依舊是最快也是最安全的。
這些羅伊德軍人穿著整齊的軍裝,但瘦得形銷骨立,一問才知道為了裝戰列艦藍圖和各項技術,原本貨艙空間就有限的警長級炮艇,1/2的空間都被用于裝載數據和保護裝置,他們的食物儲備嚴重不足。
原本這批人有兩隊,一隊終點在瑪格歐斯,另一隊來伊甸星的要在瑪格星系進行一次補給,但這位船長和麾下軍人,為了盡快完成使命,硬是沒有任何停留。
小主,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后面更精彩!
船長在港口狼吞虎咽地吞著流質營養膏,雙眼飽含熱淚地看著李斌:“李斌先生,萬望您遵守約定呀!”
鼻腔里是長期不洗澡泛酸的味道,李斌沒有流露絲毫不適,他緊著腮幫點頭:“我答應的事兒,一定兌現。給你們的移民船發消息吧,讓他們來,60萬人分三批,我全收。”
“哪里還有60萬人。”胡子拉碴的船長唏噓道,“原本羅伊德聯盟母星就只有240萬人,戰爭死了30多萬,中途又被打劫了80多萬,再加上失蹤的,移民船里還剩下110萬人。我們走得太匆忙,這么多人,這么多船,食物、淡水、燃料補給都不夠,中途沿著羅伊德聚居區下了30多萬。”
“瑪格歐斯收容60萬,能來的就只剩下3萬人了。”
“無妨,我的承諾依舊有效,60萬份額,未來其他地方的羅伊德人居住不適了,依舊可以過來。”
李斌保證,在對方千恩萬謝中,他叮囑手下給予這幾名移民先遣隊高規格生活標準,同時督促福光島和科研中心盡快投產泡沫陶化金屬,對此高遠見不屑道:
“還研究個錘子,這技術跟人之領工藝的差距雖然大,但又不是不能用。先把技術喂給ai核心,讓它根據福光島的工業布局整理一套生產方案,再直接上馬項目開始造就完事兒了。還能把水泥廠全部關停,把多余的鈣土拿去填平沼澤。”
“別跟我說你要用納米鍛爐造這玩意兒,這種建材使用納米鍛爐純純是核電站做灶臺——可恥的浪費!”
老登肚子里就是有貨,嘴雖然跟臟話螃蟹一樣臭,但技術不是蓋的。
于是只花了兩天多點兒的功夫,剛剛因為入駐福納米鍛爐才消停的福光島,再度陷入一片忙碌的景象中。
隨著有毒的濃煙順著排污管道分散進入其他煙囪里,原本濃烈顯眼的污染煙柱,被分散在了數十個排污口,將影響降至最低。
工廠里,在受損的納米鍛爐釋放的猩紅光芒中,阿廖沙焦慮地跟工程師們商量著,幾人腳下是一地煙頭,身后的投影里,巨大的企業級巡洋艦被層層解構,這份李斌當年從棱鏡自由港購買的藍圖折扣包里的船(第276章),正在徐徐解封。受損的納米鍛爐(還有一章,溫溫柔柔的劍神的加更終于還完了,我滴媽誒!)
喜歡從太空垃圾佬開始請大家收藏:()從太空垃圾佬開始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