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際人類對黑洞的存在已經麻木了,整個英仙座星域有十幾個黑洞。
但對于3k老登而,去黑洞視界逛一圈,頂著黑洞引力登陸研究站搜刮什么的,光是想想就令人害怕。
“就不能把整座研究站拖出來嗎?”李斌本想這么問,但理性告訴他,把一座微型空間站,還是被黑洞引力拖拽的微型空間站拖出黑洞視界,難度其實不亞于拖拽一顆衛星。
伊莎安撫:“安心啦,其實不在視界里,只是比較近而已。”
李斌撐著臉:“我只是想不明白,人之領都發達到能黑洞視界當澡盆玩,又怎么能把自己玩散架的?”
杰哥扶著終端眼鏡,露出經典的杰哥笑:“那自然是重力發生器了。”
他簡意賅:“其實無論是使用人之領晚期還是早期藍圖建造的空間站,到大崩潰前,都迭代出了重力發生器的建造方案。”
“英仙座星域的大部分空間站沒有安裝,只是因為本地沒有儲備這份技術。”
“我找高遠見問過,雖然大部分人之領制式主力艦藍圖,都包含重力發生器,但事實上,只有霸主、速子科技,辛達強權,英仙座聯盟這種占據核心星區精華區域的勢力,擁有能生產重力發生器的自動化工廠。”
“所以我們俘獲的奧德賽級,也就是核心艦隊的虎鮫號有重力系統,但來自惡魔航電自主設計的漩流號卻沒有。”
“除此之外,民用主力艦,尤其是貨船都沒有搭載重力發生器。”杰哥擦著眼鏡道,“阿特拉斯級和普羅米修斯級的貨艙極大,如果使用重力發生器,自己的貨物就會把飛船壓垮。”
李斌默默點煙,不說伊莎的祝融號(漩流級),就是他的座駕燭龍號也沒有,這船空間本就緊湊,還重點放在電子戰壓制上,還有賊他媽逆天的飛船貨運鐵軌系統,自然不可能裝重力系統。
不然你是等著戰事激烈不得不超重裝貨時,萬一偶遇射入飛船的炮彈打壞鐵軌,肚子里的列車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落體,以千噸王的氣勢壓垮艙壁嗎?它無重力環境下直接撞穿飛船落進太空,都比層層下墜壓塌無數艙段更能接受!
杰哥戴上眼鏡,繼續招牌笑容:“這座研究站的重力系統一定還在運轉,不過任務不是在內部生成重力,而對抗黑洞的引力……你不要問我這玩意兒到底怎么運轉的,科技發展到人之領晚期,每門學科都細化到非常復雜的地步,我是專攻艦船設計的,力學沒學到能玩弄引力重力的地步。”
說到這里,杰哥生怕李斌產生什么心思,趕緊補充:
“這種技術,不是看藍圖就能逆向的,需要的是數百個相關研究所和成體系的人才培養梯隊,以及無數天才前仆后繼,再加上足夠的時間才能做到。”
對此李斌表示理解,老美20世紀70年代研發并生產的毒刺導彈,停產幾十年,到了21世紀為了賣軍援翻箱倒柜掏出來打算重新生產,結果愣是沒法立刻復產,更何況面臨全面技術退潮和斷代的現在呢?
相比于大崩潰前,其實現在的英仙座,才是‘古人’。
總之,在杰哥再三保證下,在余暉反復演算并確保沒有任何問題下,李斌才安排了伏爾甘帶人乘船去研究站:
“我不管數據怎么說,黑洞總是實體宇宙最危險的自然現象之一。凡是去的人,都必須寫好遺囑,獎金按10倍作業獎金發放!”
工程部的羅伊德裔淚流滿面。
作為虛空采礦民族,他們不少人靠著為巨企和其他公司賣礦為生,有人確實去過黑洞附近挖礦——畢竟在黑洞引力作用下,星系里的小行星被牽引集中到視界附近的情況并不罕見。
有時候發現一顆價值極高的小行星,為了快速掙錢,他們也冒險開著陳舊的飛船采掘過。
巨企可不會反復叮囑,更不會給10倍獎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