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天罡并未追問,卻道:“聽吾徒說,小哥一身刀法傳承令祖,乃軍陣搏殺之法,頗為犀利。”
“粗淺把式罷了,小子資質平庸,身無靈根,無法做到引靈淬體,成就終歸有限。”
袁天罡道:“藍衣認為,汝之搏殺技相當高明,仿佛經歷過戰陣搏殺磨礪。”
唐葉笑道:“那是家祖教導有方罷了。”
“嗯,令祖曾久經戰陣?”
唐葉點頭:“邊塞大頭兵,廝殺了四十年,終感身心俱疲,方才隱入山林避那戰亂。”
“兵,國之重器,令祖四十年鏖戰,值得贊佩。”
唐葉道:“家師也曾為家祖感慨,還為祖父做過詩呢。”
“哦?那一筆字足見令師文華,詩文必定不俗,袁某倒想聽聽。”
唐葉撓撓頭:“呃……我想想……”
片刻,他放下掃帚:“不知道記得對不對,您聽聽便好。”
……
“明月出天山,蒼茫云海間。
長風幾萬里,吹度玉門關。
漢下白登道,胡窺青海灣。
由來征戰地,不見有人還。
戍客望邊邑,思歸多苦顏。
高樓當此夜,嘆息未應閑。”
……
李世手拿文稿慢慢誦讀一遍,連連點頭。
“好詩,好詩。筆觸雄渾豪邁,寫盡邊塞迤邐壯闊,更寫出戍邊將士思鄉深情,這是在感慨戰爭殘酷啊。”
袁天罡頷首:“堪稱絕世之作,除詩文卓絕之外,這筆字,更是狂放桀驁,仿佛揉碎漫天云,卻風骨凜然。”
李世點頭:“此文傳出,必當長安紙貴。”
袁天罡道:“那太白先生,定為不世奇人。”
李世點頭:“藍衣已經派人去蒼龍山尋訪,好似對次子也頗為上心。”
袁天罡道:“其師固然文采飛揚,其祖父也絕非等閑人物。我降臨院中動用了玄門秘術,就算大宗師也不可能察覺,但我發現,他后頸汗毛炸起,瞬間已經察覺到我。”
李世眉峰一動:“有意思。”
“最有意思的是,此子在極端瞬間便放松下來,我猜測,他是察覺我沒有殺意。”
“哦?一個十八九歲年輕人,能察覺到國師就已經堪稱逆天,還能做到這一步?”
“的確做到了,我知道有一種人,身經百戰,對危機不是靠修為察覺,而是浸淫沙場多年練就的本能直覺。”
“可他只有十八歲,如何身經百戰?”
袁天罡點點頭:“奇也就奇在這里。臣觀此子,看似普通,卻英華內斂,深藏百戰殺伐之氣,但他確實從未上過戰場。”
李世點頭:“國師目光之敏銳,舉世罕見,應不會看錯,這小子……有點意思了。那把刀,你覺得可以量產?”
袁天罡道:“等他打造出來,屆時臣與陛下一同看看這橫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