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皇后心中暗喜,連忙拭淚謝恩,起身引著皇帝往翊坤殿而去。
她心中盤算著,憑著她與兒子多年的默契,只需一個眼神,翊兒就知道該如何哭訴委屈,今日定要讓蕭景宸吃不了兜著走!
然而,母子間的這份默契,今日卻意外地失了效。
何皇后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受盡委屈、虛弱狼狽的兒子,好激起皇帝的憐惜和怒火。
可她萬萬沒想到,蕭景翊經過沈星沫那番冷水加拳腳的“教育”和嚴厲警告后,已然清醒地認識到“被下藥”之事若是宣揚出去,對他自己的聲譽和前途將是毀滅性的打擊。
強烈的自尊心和后怕,讓他選擇了隱瞞真相。
他甚至對出手“救”了他的大皇子(雖然他極度不愿承認)產生了一絲極其復雜的情緒,至少,蕭景宸沒有當場拆穿讓他更難堪。
因此,當皇帝蕭澤踏入翊坤殿時,看到的并非預想中可憐兮兮的兒子。
蕭景翊早已換上了干爽的親王常服,發髻梳理得一絲不茍,除了臉色因為湖水浸泡和受驚而略顯蒼白外,儀容堪稱整齊,甚至還強打精神準備給父皇行禮。
何皇后一看,心里就“咯噔”一下,急忙暗中向兒子使眼色,希望他能“病”得更重一些。
蕭澤看著兒子似乎并無大礙,疑惑地看向皇后。
何皇后連忙搶先開口,語氣帶著引導:
“翊兒,你快跟你父皇說說,是不是有人故意欺負你了?是不是你皇兄和那沈星沫聯手……讓你受委屈了?別怕,有你父皇為你做主!”
蕭景翊接收到母后的眼神,卻避開了她的目光。
他想起沈星沫的警告和那雙冷冽的眼睛,深吸一口氣,對著皇帝躬身道:
“回父皇,并無此事。是兒臣自己不小心失足落水,與大皇兄和沈小姐無關。幸得大皇兄途經,出手相救,兒臣才得以脫險。兒臣還需謝過皇兄相助之恩。”
他這番話,說得有些僵硬,但意思明確。
何皇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滿心疑惑與焦急,幾乎要脫口而出質問兒子是不是糊涂了!為何要替仇人說話?!
蕭澤聞,卻是龍顏大悅。
他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兒子們兄弟鬩墻。如今聽到蕭景翊如此識大體,不僅沒有借題發揮,反而感念兄長相助,這讓他十分欣慰。
他撫須點頭,贊許道:“好!難得你能如此寬仁,不遷怒他人,反而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,已是初見仁君之風范了。”
“仁君的風范”!這五個字如同驚雷,重重砸在何皇后心上,瞬間砸散了她所有的怒火和不解,巨大的狂喜涌了上來!
還有什么比皇帝親口認可兒子的“仁君”資質更重要?
相比之下,扳倒蕭景宸一時得失,似乎也沒那么緊迫了。
她立刻順勢而為,臉上綻放出端莊慈藹的笑容,仿佛剛才那個哭訴委屈的人不是她:
“陛下說的是。翊兒經此一事,倒是更懂事了。至于沈星沫那孩子……”
她輕描淡寫地將話題引開,“雖然無禮任性了些,但畢竟是個失了生母的孤女,咱皇家大氣,不必與她小女子計較,那信物之事,隨她去吧。”
蕭澤滿意地點頭:“皇后仁厚,是子民之福。翊兒懂事,該嘉獎。宸兒此次能及時出手救助弟弟,兄友弟恭,做得也很好,也該嘉獎。”
聽到皇帝也要嘉獎蕭景宸,何皇后心中微微一沉,但面上笑容絲毫不減,連忙應和:
“宸兒這次確實做得周到,到底是做哥哥的。陛下放心,臣妾定當好好為這兩個孩子籌謀,為他們挑選賢德淑女,早日成家立業,為皇家開枝散葉。”
一場預期的風波,就在蕭景翊出人意料的“配合”下,消弭于無形,反而成就了一幅“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恭”的皇家和諧圖景。
只是這圖景之下,各自藏著多少心思,便只有當事人自己知曉了。
何皇后扶著皇帝的手臂走出翊坤殿,回頭望了一眼垂首恭送的兒子,眼中閃過一絲復雜難辨的光芒。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