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衛國指揮著大家把魚和螃蟹都搬上拖拉機,連帶著村民們自己釣的那些,浩浩蕩蕩地開往縣城。
這次運氣不錯,魚賣得很快,加上螃蟹,一共賣了三百塊錢。
這是入冬以來,賣得最多的一次。
回到村里,在村長沈紅星的主持下,當場分錢。
三百塊的總收入,先拿出一百塊交給村里做集體資金。
然后又劃出二十塊錢作為這次出海的柴油成本。
剩下的一百八十塊,王衛國、沈軍、沈富國三人平分,一人正好六十。
這年頭,一個壯勞力在生產隊干一天才幾個工分,一年到頭也分不了幾個錢。
現在跟著王衛國出一天海,就頂得上別人大半年的收入了。
至于村民們那些螃蟹賣的錢,王衛國一分沒要,讓村長拿著,按照各家送來的斤兩,原原本本地分了下去。
拿到錢的村民們個個喜笑顏開,對王衛國更是感激。
分完錢,天已經徹底黑了。
王衛國拍了拍沈軍和沈富國的肩膀,笑道。
“走,別回家做了,上我家吃飯去。今天留了些螃蟹,讓你嫂子給咱們整一鍋麻辣的,好好喝兩杯!”
“好嘞!”
熱氣騰騰的麻辣螃蟹端上桌,紅亮的湯汁包裹著每一塊蟹肉,香氣四溢,光是聞著就讓人食指大動。
王衛國拿出白酒,給三人的杯子都倒滿。
小酒喝著,鮮香麻辣的螃蟹吃著,再聊著今天的大收獲,三人都覺得這日子過得實在是巴適。
有了第一次的成功,三人干勁更足了。
臨近年關,市場上的魚非常受歡迎。
家家戶戶都講究個“年年有余”的吉利兆頭,年夜飯的桌上,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。
王衛國三人便抓住了這個機會,幾乎天天出海,一直從臘月二十幾,忙活到了臘月二十八。
每天的收獲都相當可觀,錢也賺了不少,三人的腰包都鼓了起來。
村里人看著也高興,因為村集體的賬上,也多了一筆可觀的收入。
這天,王衛國剛從縣城賣魚回來,就有好幾戶村民悄悄找上了門。
一個嬸子搓著手,有些不好意思地小聲說。
“衛國啊,你看……這快過年了,俺們也想買條魚當年夜飯的菜,圖個吉利。你這天天往縣里拉,能不能……勻給俺們幾條?”
旁邊另一人也趕忙附和:“是啊是啊,衛國,咱們自己村的,你給算便宜點就行。”
王衛國一聽,立刻擺了擺手,神情嚴肅了起來。
他可不敢私自買賣,這年頭投機倒把的帽子可不小,萬一被人抓住把柄舉報了,輕則批評教育,重則直接就得下放農場,那可不是鬧著玩的。
看著幾人期盼的眼神,王衛國緩和了語氣,笑著說道:“嬸子,叔,買就見外了。”
“明天我們再去捕一天,捕多少算多少,回來不賣了,直接給大家伙分了,保證家家戶戶過年都有魚吃!”
這話一出,原本還有些局促的幾個村民頓時愣住了,隨即臉上涌現出難以置信的狂喜。
“衛國,你……你說的是真的?”
“那還能有假?”
王衛國朗聲笑道。
“叔,嬸子,你們就放心回去準備過年吧,魚的事兒,包在我身上!”
送走了千恩萬謝的村民,王衛國心里也覺得暖洋洋的。
他喜歡沈家村,這里的鄉親們雖然窮,但人心淳樸,懂得知恩圖報。
你對他們好一分,他們能記你十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