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老少,幾乎是全村出動,一個個伸長了脖子,朝著通往縣城的土路方向望眼欲穿。
孩子們更是滿村亂竄,比過年還要興奮。
王衛國抱著小王海,沈青青牽著王山,也站在人群中。
他看著村民們臉上那種混雜著緊張、激動和期盼的神情,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一股暖流。
這就是集體主義的力量,一個共同的目標,能把所有人的心都緊緊地拴在一起。
不知等了多久,遠處土路的盡頭,終于出現了一個小黑點。
“來了!來了!”
眼尖的半大孩子最先喊了起來。
小黑點越來越近,漸漸顯露出一輛解放卡車的輪廓。
車子在坑洼的土路上顛簸著,發出“突突突”的引擎聲,在寂靜的清晨里傳出老遠。
所有人的心,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卡車緩緩駛到村口停穩,一個穿著工作服的司機從駕駛室里跳了下來,拉開后車廂的帆布。
只見車廂里,赫然是幾個巨大的,不斷冒著“仙氣”的白色塑料袋,袋子里裝滿了水,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在水中穿梭游動,充滿了生命力。
“是魚苗!真的是魚苗!”
“天吶,這么多!”
村民們發出一陣陣驚嘆,紛紛圍了上去,卻又不敢靠得太近,生怕驚擾了這些金貴的小生命。
沈紅星激動地搓著手,迎上前去,緊緊握住司機的手:“同志,辛苦了!辛苦了!”
“不辛苦,陳主任特意交代了,一定要把魚苗安全送到。”
司機笑著擺擺手,指揮著眾人。
“來來來,搭把手,把這些袋子小心抬下去,動作要輕,千萬別顛著再破了!”
青壯們立刻上前,七手八腳,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個沉甸甸的氧氣袋從車上抬下來,像是捧著稀世珍寶。
五萬尾承載著沈家村未來希望的草魚魚苗,終于到了。
沈紅星指揮著大家,將氧氣袋一個個小心翼翼地抬到沈家坳的水塘邊。
塘水清澈見底,經過一個冬天的沉淀和春日的融化,水質好得出奇。
“都別急,別急!先放著,讓袋子里的水溫和塘里的水溫先適應一下。”
一個看起來斯斯文文的青年從人群中擠了出來,他正是陳星。
自從來到沈家村,陳星整個人都變了。
原本蠟黃的臉上有了血色,眼神里沒了之前的怯懦和躲閃,取而代之一種沉靜。
他把自己之前帶來所有關于農業、養殖的書籍翻了個遍,尤其是他后來拜托王衛國,特意托人弄來的幾本水產養殖手冊,更是被他翻得起了毛邊。
沈紅星也對這個年輕人印象極好,見他主動站出來,便笑著問道。
“陳星,我們這里就屬你最懂了,這魚可就全交給你了啊!”
陳星點點頭,依舊有些不好意思和靦腆。
“嗯嗯村長,交給我。溫差太大的話,魚苗會受不了,容易生病甚至死亡。咱們等個半小時,再把魚苗放進去,成活率能高很多。”
村民們一聽,都覺得有道理。
這可是五萬尾金貴的魚苗,是全村的指望,怎么小心都不為過。
大家伙兒也不催了,就這么圍在水塘邊,興致勃勃地看著那些在氧氣袋里歡快游動的小生命,七嘴八舌地討論著。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