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村里時,天色已經擦黑。村口的大槐樹下,幾個半大的孩子還在玩鬧,看到兩人回來,立刻一哄而散,飛奔著回家報信去了。
“衛國哥回來啦!”
“村長回來啦!”
消息像長了翅膀,很快,沈家村的夜晚就比往常熱鬧了許多。
此時的沈家村,依然處在冬末春初的忙碌中。
村里的青壯勞力們,還在為沈家坳那個巨大的“雪窖”添磚加瓦。
今年的儲雪,氣氛卻和往年大不相同。
第二天一早,王衛國就換上了厚實的舊棉襖,扛著鐵鍬也加入了儲雪的隊伍。
他干得賊起勁,一鍬一鍬地將遠處干凈的積雪鏟起,甩進雪窖里,只當是鍛煉身體。
熱氣從他的口鼻中呼出,在寒冷的空氣里凝成一團白霧。
沈建山和沈富民也在,看到王衛國來了,都湊了過來。
“衛國哥,你不是去省城累著了么,咋不多歇兩天?”
沈建山憨厚地笑道。
“歇著干嘛,渾身骨頭都癢癢。”
王衛國拍了拍鐵鍬桿。
“再說了,這可是為了咱們的魚塘,出份力心里踏實。”
眾人聽了都笑了起來。今年的儲雪,大伙兒心態都放松了不少。
往年,那是往死里儲,生怕開春后天一旱,塘里的水被太陽曬干了,那點雪水是救命的。
可今年不同,開春后雨水會很足,這事兒王衛國早就跟村長提過。
所以現在儲雪,更多的是為了開春后能快速融化,補充水源,好早點把魚苗放進去。
大家伙兒在山坳里干得熱火朝天,村長沈紅星卻不見人影。
他正騎著村里那輛除了鈴鐺不響哪都響的二八大杠,奔波在去縣城肉聯廠的路上。
陳威的話,他可是記在心里的。
“草魚雖然吃草,但要想長得快、長得肥,光靠水草可不行。喂點豬飼料,那肉是噌噌地長!”
于是,沈紅星這幾天的任務,就是去肉聯廠瘋狂預定豬飼料。
這年頭的飼料也是緊俏貨,好在他跟廠里的采購科長老李有點交情,軟磨硬泡,再加上幾包從陳威那得來的好煙開路,總算是談下了一大批訂單。
回到村里,沈紅星召集大家開了個會,當眾算了一筆賬。
“同志們,我跟衛國去省城,專家都問清楚了!咱們這五萬尾魚苗,要是伺候得好,一年下來,養出十萬斤魚,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!”
他伸出一根手指,在空中用力地晃了晃。
村民們都瞪大了眼睛。
十萬斤?
那得是多少魚啊!
“按現在最低的市價,毛估估兩毛錢一斤,十萬斤,是多少錢?”
沈紅星的聲音都帶上了幾分顫抖。
底下有人掰著手指頭算了半天,一個半大孩子突然喊道:“是兩萬塊錢!”
“轟!”
人群瞬間就炸了。
兩萬塊錢!
對于一年到頭土里刨食,全村分紅加起來也就千把塊的村民們來說,這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。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