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知道,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。只要熬過去,等到八月,情況就會好轉。
可對于那些在黑暗中倒下的人來說,黎明永遠不會到來了。
七月十八號這天,天氣依舊炎熱得像個蒸籠。
王衛國剛從海上回來,就看到村里有人瘋了似的往城里的方向跑,一邊跑一邊喊。
“來糧了!城里來糧了!南方的紅薯運來了!”
這個消息像一顆炸雷,在沉寂的村莊里炸響。
“真的假的?要糧票不?”有人追著問。
“不要票!五分錢一斤!誰都能買!”
“轟”的一聲,整個沈家村都沸騰了。
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屋里沖了出來,拿著麻袋,提著籃子,揣著家里僅有的一點錢,匯成一股人流,涌向了青山城的方向。
王衛國也顧不上疲憊,讓沈軍他們把魚處理了,自己則飛快地跑回家。
沈青青正抱著王海在院子里,臉上滿是焦急和期盼。
“衛國,你聽說了嗎?”
“聽說了,我這就去。”
王衛國說著,從屋里推出了那輛28大杠自行車,又拿了兩個最大的麻袋。
“你在家看好孩子,我很快回來。”
“路上小心點!”沈青青囑咐道。
王衛國騎上車,加入了奔向縣城的人潮。
一路上,各個村子的人都在往城里趕,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種劫后余生般的狂喜和急切。
到了城里的糧站,眼前的一幕讓王衛國都為之震撼。
糧站門口人山人海,黑壓壓的一片,隊伍排出了幾百米遠。
維持秩序的民兵和公安扯著嗓子喊,聲音很快就被鼎沸的人聲淹沒。
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汗味和泥土的腥氣,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,眼巴巴地望著糧站里面。
那里,一袋袋沾著新鮮泥土的紅薯,正被人從大卡車上往下搬,堆成了一座座小山。
那不是普通的紅薯,那是救命的糧食。
王衛國排在隊尾,耐心地等待著。
他看到有人因為插隊打了起來,看到有人買到紅薯后,直接癱坐在地上,抱著麻袋嚎啕大哭。
輪到王衛國時,已經是下午了。
他遞上錢,看著工作人員將一個個碩大的紅薯裝進他的麻袋,心里那塊一直懸著的石頭,終于落了地。
他將兩個沉甸甸的麻袋綁在自行車后座上,推著車,一步一步往家走。
回到家時,夕陽正將院子染成一片溫暖的金色。
沈青青已經做好了飯,一鍋稀飯,一盤炒野菜。看到王衛國推著滿滿兩大袋紅薯回來,她的眼睛一下子就紅了。
王衛國放下車,擦了把汗,笑著從麻袋里拿出一個最大的紅薯,遞給跑過來的王山。
“爸,這是什么?”
王山好奇地問。
“這是紅薯,能讓咱們吃飽飯的好東西。”
沈青青接過王衛國手里的毛巾,幫他擦著臉上的汗,輕聲問道。
“城里……人很多吧?”
“嗯,跟趕集一樣。”
王衛國喝了口水,看著院子里堆著的紅薯,長長地舒了口氣。
“青青,苦日子就快到頭了。”
沈青青點點頭,眼淚卻不爭氣地掉了下來,她趕緊用手背抹去,哽咽著說。
“快……快洗手吃飯吧,我去把紅薯蒸上幾個,給孩子們嘗嘗鮮。”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