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三人裝備齊全,厚實的羊毛大衣擋住了大部分寒風,牛皮手套護著雙手,高幫軍靴踩在結了薄冰的碼頭上,穩穩當當。
有了這身裝備,刺骨的寒意被隔絕在外,身上反倒因為走路而微微發熱,倒也沒那么冷了。
漁船發動,突突地駛離碼頭,朝著深海開去。
冬天的魚不像秋天那么肥美扎堆,魚群變得稀疏,活動也少了。
王衛國心里有數,一網下去可能撈不到多少。
但這也有個好處,天冷,魚獲放得住,不容易變質。
“咱們今天多下幾網,撒開點,撈多少算多少。”
王衛國掌著舵,對兩人說道。
“好嘞!”
三人分工明確,起網,下網,動作嫻熟。
一網撈上來,果然不多,大大小小的魚加起來也就百十來斤,還夾雜著些海草。
他們也不氣餒,換個地方,繼續下網。
就這樣,漁船在蒼茫的海面上從清晨一直漂到傍晚,太陽都快沉入海平面了,他們才調轉船頭返航。
一整天下來,下了七八網,總算湊了七百多斤的漁獲。
“最后這三張網先不收了,就放在海里,咱們做好標記,明早直接過來收。”
王衛國看著天色說道。這樣能省下不少時間和力氣。
“行!”
沈軍和沈富國自然沒有異議。
這次出海,蝦是基本捕不到了,那東西怕冷,早就躲進深海或者泥沙里過冬去了。
不過螃蟹倒是意外地整了不少,個頭雖然不大,但勝在量多,在船艙里張牙舞爪的,很是鮮活。
當漁船靠近碼頭時,岸上已經有不少村民在等著了。
他們不是來等分魚的,而是趁著天冷,在近海的礁石縫里釣螃蟹。
各家都用小桶裝著自己的收獲,或多或少,都盼著能跟著王衛國的船一起拉到縣里去賣個好價錢。
看到王衛國他們回來,村長沈紅星迎了上來:“衛國,今天收獲咋樣?”
“還行,七百來斤魚,還有些螃蟹。”
王衛國跳下船,笑著回應。
早就跟村里定好了規矩,每次出海捕魚賺的錢,刨去油錢和成本,利潤跟村里對半分。
畢竟他用著村里的碼頭,也算是占了集體的資源。
如果哪天捕的魚實在太少,賣不了幾個錢,他就干脆不賣了,直接拉回村里,給各家各戶分了,也算是個福利。
對此,村里人心里都念著王衛國的好。
這船是人家王衛國自己弄來的,捕魚的本事也是人家的,愿意帶著大家伙一起賺錢,還這么大方,誰還能有意見?
人心都是肉長的,王衛國帶給村里的好處實實在在,大伙兒看在眼里,記在心里,自然沒人眼紅。
就算是偶爾有那么一兩個心里泛酸水的,也不敢明著說什么,生怕被全村人戳脊梁骨。
要說眼紅,沈柱倒是真的眼紅。
看著自己親哥沈壯和他的女婿王衛國一天天風生水起,自己卻只能干看著,心里那滋味別提多難受了。
可他現在在村里已經被徹底孤立了,上次的事讓他名聲掃地,現在誰見了他都繞著走。
他就是有心想作妖,也得掂量掂量后果,真要是再整出什么事來,恐怕就別想在這個村里待下去了。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