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天邊出現第一抹亮光,紫禁城的晨鐘悠然響起。
但比往日不同的是,今日敲鐘的是身披銀甲的大漢將軍,所以鼓聲格外有力。
啪....
啪..
啪....
世襲罔替宣寧侯,皇城侍衛親軍都指揮使,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曹泰,站在神武門內,揮舞手中長鞭。
與此同時,神武門被二十名錦衣衛,緩緩推開。
神武門外,東西兩側,文武官員早已肅然矗立。
待神武門敞開之后,文官由吏部尚書詹徽大頭,武人這邊宋國公馮勝為先,帶領文武百官徒步入內。
李景隆位于馮勝和傅友德身后,一眾頭發花白的開國公侯之中,一身蟒袍的他,格外顯眼。
今日,正是冊立皇太孫的日子。
儀式的每個步驟,都經過精心的計算。
待群臣在奉天殿,乃至殿前的廣場上站定之后,太陽已徐徐升起。
炙熱的陽光,與奉天殿燔爐之中的檀香交織在一起,使得高高在上的龍椅,宛若不在人間。
咚咚咚...
又是一通鼓聲,兩名銀甲將軍,緩緩拉開御座上的簾布。
緊接著,群臣叩拜,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.....”
朱元璋一身最為隆重的袞服,端坐于龍椅之上。
華麗的旒冕,遮著他有些蒼老的臉。
但袞服上的十二星辰日月,又給他增添了許多無上的威嚴。
“咦...”
群臣皆是不敢抬頭,李景隆卻心中有些好奇。
他的目光在殿內搜尋片刻,最后落在了西便門那邊....
一身蟒袍的沐英,沒有站在殿內,而是在側殿,默默的注視著。
當然,在他的身旁,是同樣穿著袞服的少年吳王,即將成為大明儲君的吳王朱允熥。
“奉天承運皇帝,詔曰。”
突然,中書舍人劉三吾,雙手捧著詔書,站在丹階之上,在群臣面前朗盛開口。
“曩古列圣相繼馭宇者,首建儲君。朕自甲辰即王位,戊申即帝位,于今二十五年矣。”
“前者撫將練兵,平天下亂,偃天下兵,奠生民于田里,用心多矣。”
“及統一以來,除奸貪,去強豪,亦用心多矣。”
“邇來蒼顏皓首,儲嗣為重。”
“嫡孫允熥冊為皇太孫,嗣奉上下神祇,以安黎庶。告爾臣民,想宜知悉。”
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.....”
群臣又是山呼海嘯一般的朝拜。
朝拜聲中,穿著袞服的朱允熥,緩緩從側殿走出。
無聲歸附于地,重重叩首。
“行冊禮.....”
隨著內侍的聲音落下,李景隆將手中的笏板插在玉帶之中,起身出列。
在他身側,是老邁的宋國公馮勝,兩人一老一少,形成鮮明對比。
李景隆躬身,雙手高舉,接過內侍奉上的儲君寶冊。
馮勝亦是如此,接過儲君寶印。
然后兩人轉身,朝著朱允熥緩緩走去。
~~
偏殿之中,不知不覺之間,沐英的臉蒙上了一層水汽。
當年,也是這般,他也是側殿之中看著,他的弟弟朱標.....被冊封為太子儲君。
依稀之間,好似朱允熥和朱標的身影在此次融合了。
“弟弟....放心去吧!”
“往后,我護著熥哥兒....”
“放心,我哪也不去了,就護著他!”
想著,他原本帶著笑意的臉,陡然一僵。
腳步突然的趔趄踉蹌,身子后退幾步,靠著墻壁。
“侯爺...”
幾名侍衛官員大急,急忙上前。
沐英額頭滿是汗水,捂著心口,“別聲張.....別吵....了...殿下!”
~~
“授冊...”
李景隆跪地,將手中寶冊,獻于皇太孫朱允熥。
而后,叩首大喊,“皇孫世嫡,富于春秋,正位儲極,四海系心!”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