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待他人,化敵為友
香港大亨李嘉誠在商場上馳騁了半個多世紀,只有對手,沒有敵人,堪稱天下奇跡。而造就這個奇跡的原因是他善于化敵為友、為人和善。
李嘉誠在任何時候都不以勢壓人,對競爭對手亦是如此,他一貫的做人準則是“善待他人,做朋友不做敵人”。
商場充滿了爾虞我詐、弱肉強食。能做到這一點,不少人認為是不可能的事。但是,在李嘉誠的身上,善待他人、讓他人一同分享利益的事情不勝枚舉。就此,香港《文匯報》的主持人還曾訪問李嘉誠,尋求他做人的秘訣,以解開人們心中的疑惑,商場如戰場,經歷那么多艱難風雨之后,李嘉誠為什么對朋友甚至商業上的伙伴,總是那么的坦誠和磊落?李嘉誠認為,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,生意跑來找你,你就容易做。一個人最重要是要有中國人勤勞、節儉的美德,對自己可以節儉,但對他人卻要慷慨,并且要講信用、夠朋友。這么多年來,任何一個國家的人,任何一個省份的中國人,只要跟李嘉誠做伙伴的,合作之后都能成為好朋友,從來沒有因任何事鬧過不開心。
對于合作之后又能成為好朋友這點,最具有說服力的事情,莫過于與老競爭對手怡和的爭奪戰。那時,李嘉誠鼎力幫助包玉剛購得怡和屬下的臺柱——九龍倉,又從怡和所控制的英資置地手中購得港燈,還率領華商眾豪“圍攻”置地,然而李嘉誠并沒有為此而與怡和的高層紐壁堅、凱瑟克結為冤家對頭。在每一次“戰役”之后,他們都握手和,繼續聯手發展地產項目。
李嘉誠認為:“只有照顧到對方的利益,這樣人家才愿與你繼續合作。”追隨李嘉誠20多年的洪小蓮姑娘,談到李嘉誠的合作風格時說:“凡與李先生合作過的人,哪個不是賺得盤滿缽滿!”
李嘉誠就是個魚和熊掌兼而得之的頂級商人。他控有香港最大的綜合性財團,多年榮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華人首富。他同時又是個道德至上者,他說的每句話,莫不符合道德規范,堪稱道德圣典。
李嘉誠自“我喜歡看書,現代的、古代的都看,經常看到深夜兩三點鐘,看完就去睡覺,不敢看鐘,因為如果只剩下兩三個鐘頭,心就會很怯”。他有感而發:“在看蘇東坡的故事后,就知道什么叫無故受傷害。蘇東坡沒有野心,但總是給人陷害,他弟弟說得對,‘我哥哥錯在出名,錯在高調。’這是一個很無奈的過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