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div id="alvqj"></div>

        1. <div id="alvqj"></div>

              1. 落地小說網

                繁體版 簡體版
                落地小說網 > 寬恕的活法 > 在責備對方之前檢討自己

                在責備對方之前檢討自己

                在責備對方之前檢討自己

                美國總統林肯年輕時有一個嗜好:喜歡評論是非,還常寫信寫詩諷刺別人,他常把寫好的信丟在鄉間路上,使當事人容易發現。后來發生的一件事,徹底改變了他喜歡指責人的習慣。

                1842年秋天,林肯又寫文章諷刺一位政客。文章在報紙上登出后,那位政客怒不可遏,他下戰書,要求與林肯決斗。林肯本不喜歡決斗,但迫于情勢和為了維護名譽,只好接受挑戰。到了約定日期,二人在河邊見面,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斗就要進行。虧得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,悲劇才未發生。

                這是林肯一生中最為深刻的一次教訓,讓他懂得了任性抨擊他人會帶來怎樣的后果。從此,他學會了在與人相處時,不再為任何事而輕易責備他人。

                中國古人也懂得這個處世道理。申居鄖說:“過于嚴厲地責備他人,使對方產生怨恨,這就是自己的一大過錯。”王永彬說:“只責備自己,不責備他人,這是遠離怨恨的方法。只相信自己,不相信別人,這樣做一定會把事情辦砸。”

                檢討一下我們自己,我們是不是也有這種喜歡責備別人的毛病?布置下去的一件工作任務沒有做好,我們很可能不是積極地去與下屬尋找原因,研究對策,而是指責下屬:“你怎么搞的!怎么這么笨!”這時,你有沒有想過下屬會有什么反應?他可能什么也不說,但在內心卻只會覺得你不近人情,從而怨恨你。這樣,你今后就很可能在與他相處時,總感到疙疙瘩瘩……

                好指責就如同愛發誓,實在不是一種好習慣。你會傷害別人也會傷害你自己,別人不舒服你也不會舒服。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,是《三國演義》里的故事。說的是張飛聞知關羽被東吳所害,下令軍中,限三日內制辦白旗白甲,三軍掛孝伐吳。次日,帳下兩員末將范疆、張達,報告張飛,三日內辦妥白旗白甲有困難,須寬限方可。張飛大怒,讓武士將二人綁在樹上,各鞭五十。打得二人滿口出血。鞭畢,張飛手指二人:“到時一定要做完,不然,就殺你二人示眾!”范疆、張達受此刑責,心生仇恨,便于當夜,趁張飛大醉在床,以短刀刺入他腹中。張飛大叫一聲而亡,時年55歲。

                張飛的悲劇再深刻不過地說明了卡耐基這句名:“只有不夠聰明的人才批評、指責和抱怨別人”。卡耐基指出:尖銳的批評和攻擊,所得的效果都是零。批評就像家鴿,最后總是飛回家里。我們想指責或糾正的對象,他們會為自己辯解,甚至反過來攻擊我們。

                .b

                『加入書簽,方便閱讀』
                1. <div id="alvqj"></div>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<div id="alvqj"></div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