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嬤嬤的人照著元老夫人的吩咐,找了幾個季府的小廝打探,得到的說辭別無二致。
元老夫人徹底放了心,每日依舊在佛堂中誦經,看起來與往日沒什么不同。
姜綰卻發現,鹿鶴堂內外看守得更嚴格了,連裝瘋賣傻的周氏都混不進去。
院中小廝丫鬟被清出來許多,只留下元老夫人最信任的一批老人。
仿佛蓄勢待發,在醞釀著什么。
如今唯一能進入鹿鶴堂的外人,是茹姨娘。
茹姨娘誕下的孩兒白嫩可愛,元老夫人很喜歡,為他取名為宋昭。
她將這孩子當做將軍府未來的希望。
每隔一兩日,都會讓奶母抱去鹿鶴堂,對茹姨娘的態度亦親切了許多。
這日,孫氏和商氏過府看望姜綰,一起到了茹姨娘院中。
幾人坐在屋里吃茶,正趕上奶母抱著宋昭回來,手里還多了個沉甸甸的錦囊。
“是老夫人為小少爺打的一對金手鐲,保佑他平安長大的。”
奶母笑著,從錦囊里拿出一對鐲子來。
金鐲小巧精致,雕刻著祥云,價值不菲。
茹姨娘點頭,讓她把宋昭抱下去喂奶。
“老夫人對阿昭寄予厚望。”姜綰笑著道。
茹姨娘懷這個孩子時,是懷有目的性,想靠著血脈在將軍府立足的。
如今看著宋昭時,眼中卻只有溫柔。
“老夫人心里盤算什么,妾身知道。”茹姨娘道。
宋麟的事她聽說了。
他竟然膽大包天,給老夫人下毒,就算是宋子豫回府也饒恕不了他,將軍府更不可能有他一席之地。
宋鈺又只認姜綰一人,早就被元老夫人視為眼中釘。
元老夫人唯一能栽培拉攏,收為己用的孩子,只有宋昭。
只是現實,恐怕不能如她所愿。
“昭兒還小,能成什么事,只希望鈺少爺能關照他這個弟弟。”茹姨娘看向姜綰:“妾身只愿昭兒健康順遂,別無他想。”
孫氏撫摸著自己的肚子,跟著點頭:“天下母親都是這般。”
她前日剛解了禁足,懷胎兩月,還未顯懷,臉上滿是初為人母的喜悅。
“眼見要入秋了,下月府上要擺菊花宴,到時你也出了月子,一起來熱鬧熱鬧。”
孫氏笑意親切。
今日她和商氏一到行止院,就被姜綰帶來了此處,抬舉茹姨娘的用意很明顯。
她真心喜歡姜綰,不介意做個人情。
商氏也看向茹姨娘:“正是呢,馬上就要做秋衣了,近日我得了幾匹浮光錦,花樣很襯你,回頭我就讓人送來。”
茹姨娘喜極,忙向她們道謝。
妾室身份卑微,她又是舞姬出身,哪里有體面參加尚書府的宴會,穿得了這么華貴的錦緞。
她知道,這是姜綰在給她做面子,亦是為了宋昭的前途,心中更感激。
三人喝著茶,商氏說起了京中的新鮮事:“說起來,郭家小姐的事你們聽說沒有?”
“郭小姐?”孫氏問,“不是說她被選中做太子妃的么,我曾見過一面,瞧著很是溫婉。”
“還溫婉?”商氏撇嘴。
“你是沒看見郭閣老壽辰那日,她是怎么為難姜妹妹的!不過她也算遭了報應了,聽說她父親被降職,調任到外地去了。”
姜綰抬眸:“我怎么沒聽說?”
商氏道:“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,還能大張旗鼓不成?況且是太子殿下親自下令的,誰敢多說什么。”
姜綰點頭,抿了口茶。
孫氏感嘆道:“太子果真如傳一般,心中沒半分兒女私情,不像三皇子,雖然年紀小他幾歲,親事卻快有著落了。”
“前日我聽夫君說,云貴妃替他求了都察院御史之女,陛下也同意了。”
姜綰心中驚詫。
幾日未見,裴熙竟然定親了?
商氏也驚訝道:“聽說許御史之女性情暴戾,出了名的囂張跋扈,怎配做皇子妃?”
“三皇子百般不愿,可拗不過云貴妃的意思。”孫氏小聲道,“聽說三皇子拒絕定親,正在宮中鬧節食呢。”
姜綰垂了垂眸。
都察院御史手掌實權,云貴妃為他選擇這門親事,-->>野心可見一斑。
心性單純的裴熙,終究還是被卷入權勢的斗爭中來了。
午后,孫氏和商氏結伴離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