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哪里是在答題,這分明是在為天下所有讀書人,指出了一條清晰無比的修身之路!
魏長青只覺得一股熱流從胸口直沖頭頂。
他繼續看下去,看到了最后的結語。
“故圣人不廢天道以懼人心,不詘人心以疑天道。治心之要,在去其蔽而已。”
“譬之燭幽,火本明而煙蔽之,去煙非滅火也,復其明而已矣!”
最后一句比喻,如洪鐘大呂,讓全場噤聲。
去煙,非滅火!
復其明而已!
簡單,直接,卻又蘊含著至理!
將困擾了儒生千百年的“天人”之辯,剖析得淋漓盡致,再無半點含糊。
文光閣內,陷入了一片死寂。
所有考官都呆呆地看著那份考卷,久久無。
他們審閱過無數文章,見過太多華麗的辭藻,各種引經據典的炫技。
可從未見過一篇策論,能將深奧義理,用如此樸素直白的方式,闡述得如此透徹。
良久,一名考官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,打破了沉默。
“天下誰人不識君”
這名考官低聲念著盧璘的《別龐盛》,而后抬起頭,環視眾人,一字一頓地說道:“這就是盧案首啊!”
“名不虛傳!當真是名不虛傳啊!”
“有此一人,我臨安府文脈永昌!”
“何止是臨安府!”
“此等文章,此等見地,便是放在京都的會試之上,也足以名列前茅!‘去煙非滅火’,此六字,足以傳世!”
“甲上!此卷若非甲上,我等還有何顏面坐在這里!”
贊嘆之聲,此起彼伏。
魏長青將考卷輕輕放在桌案的最上方,與其他考卷分離開來。
這份卷子,已無需再議。
.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