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房內燭火搖曳,陳斯靠在椅背上-->>,雙目緊閉。
腦袋里回想著今日文華殿上的一幕幕。
欽天監的陌生面孔,居然是心學大儒王晉。
柳閣老啊,還真是戀棧居位,為了這個保住位置,連心學都勾搭上了。
也不知道付出了多大的代價,請出了王晉這個心學大儒。
本以為是十拿九穩的必殺之局,卻被一個憑空冒出來的王晉,用一樁臨安府才氣截取之事給攪得天翻地覆。
還有這個盧璘。
本是一枚用來攻訐柳拱的棋子,在其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?
居然搖身一變成了關乎國本的關鍵人物。
陳斯越想,越覺得頭腦發脹,最后只能長嘆一口氣。
這時,書房門被推開,夫人端著一個白玉小盅走了進來。
“老爺,看您一臉倦容,妾身讓廚房燉了些安神的補品。”夫人將玉盅輕輕放在桌上,聲音溫婉。
“這是晉陽商會特意送來的紫河雪參羹,說是今年新得的珍品,最是滋養神思。”
“還有咱們府里過冬的炭火皮毛,商會那邊也都提前派人送來了,樣樣都是頂好的,價值不菲呢。”
陳斯緩緩睜開眼,點了點頭。
這世上,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好處。
他當然知道這碗參羹的分量,更清楚晉陽商會如此殷勤的目的。
座師是當朝戶部尚書,內閣排名第三的閣臣,本身便出自晉陽府。
自己與座師關系匪淺,在官場上早就是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。
以晉陽商會那幫商賈八面玲瓏的手段,又怎會忽視自己這個座師門下的得意門生。
如今,商會那邊正不遺余力地四處奔走,為的,就是讓座師在內閣的位次,能再往前挪一挪。
晉陽商會越來越大了,光是一個戶部尚書,可遠遠不夠,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。
圣院那個位置不敢想,但以眼下圣上對柳拱的態度,若是多方運作,取而代之,成為新的次輔,機會極大。
想到這里,陳斯心中又升起一絲煩躁。
他擺了擺手,示意夫人將參羹端下去。
就在這時,一名下人快步走到門口,躬身來報。
“老爺,二老爺來了。”
“讓他進來。”陳斯吩咐道。
不多時,一個身著青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進書房。
來人正是禮部郎中陳濟,也是當初在臨安府府試時,親手將盧璘那份反詩試卷從廢卷堆里找出來的禮部官員。
“大哥。”
陳濟一進門,便迫不及待地開口:
“那樁謀逆案不是證據確鑿嗎?”
“為何圣上會突然下旨,讓那個盧璘赴京,還要讓他代表我大夏讀書人,去和西域佛門論道?”
今日他正在禮部當值,這消息便傳得沸沸揚揚。
他知道兄長今日參加了日講經筵,幾乎是掐著時辰,一散衙便立刻趕了回來,就是想問個究竟。
陳斯并未直接回答,反問道:“你在臨安府,親眼看過盧璘的卷子。”
“你覺得,此子才學如何?”
“若是對上佛門,有幾分勝算?”
陳濟聞一怔,隨即陷入了思索。
片刻后,他才斟酌著開口:“才華橫溢,遠超同濟。”
“光是那前兩首戰詩詞,便已是鳴州之作。”
“至于對上佛門有幾分勝算……這個,我實在拿不準。”
陳斯聽完,若有所思,又追問了一句:
“第三首呢?此次府試不是共有三場嗎?”
陳濟臉上露出茫然之色。
“什么第三首?”
“有第二首那等反詩,便已是鐵證如山,足以定下謀逆大罪了。”
“那第三首,我根本就沒看。”
“想來,應是作為案卷證物,一并呈送大理寺了。”
.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