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雪看著楊同新,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?
楊同新道:“他們明明知道做假證會承擔相當大的責任,為什么還要這么做。”
白雪仔細思考了片刻,最后搖了搖頭道:“為什么?”
楊同新伸出了兩根手指:“兩個原因。”
“其一,王春梅的消失,他們都有參與,或者都間接有參與。”
白雪猛然倒吸一口涼氣,如果楊同新的這個說法是對的。
簡直太可怕了。
楊同新繼續道:“其二,就是有人指使他們這么做。”
“迫使他們不得不在會議記錄上簽字。”
“這個人是誰呢?”楊同新微微皺眉:“其實答案很簡單,就是韓勝明。”
“在臨川縣,也只有他一個人,能指揮的動這么多人。”
“但這還不夠!”
“還需要這些人都是韓勝明一條線上的人。”
“不然強迫簽字這種事情,韓勝明就算官職很高,也無法做到!”
白雪瞪大眼睛道:“是不是可以說,簽字的那幾個人,與韓勝明在一條船上。”
“而沒簽字的那些縣委常委,與韓勝明不是一個陣營。”
楊同新搖頭:“不太好說。”
“有可能其他的常委,當天真的沒在家。”
“但是像這種,縣里只留下這么幾位常委的情況,很少有發生。”
楊同新是做過縣委書記秘書的人。
一般一個縣里的縣委常委,大多都是十一人或者十三人。
而且組織上有明文規定,在非特殊情況下,縣委常委不要大量離開本縣。
最少也要保證七位常委待在本縣的情況。
避免再出現突發事件的時候,有大量常委不在家,沒辦法對事件進行討論處理。
當時楊同新給蕭月君做秘書,蕭月君還對這條規則提出了附加條件。
她要求,縣委常委同時在家的人數不得低于九人。
方便有突發事件的時候可以集中討論。
為什么是單數。
是要防止在討論結束進行投票的時候,出現贊同和反對平票的一幕。
所以必須是單數。
可是王春梅失蹤那天晚上的會議,雖然包括王春梅在內,參加的人數達到了六人。
但王春梅和魏昌國并不是縣委常委。
余下的四位才是。
這是偶數!
同時,留在本縣的常委人數也太少了。
遠遠低于組織規定的七人。
從種種跡象來看,這都很不對勁。
所以楊同新斷定,簽字的這幾位常委,鐵定是與韓勝明在一條線上。
至于其他常委,目前無法判斷。
他們是真的沒在家,還是與韓勝明并不在一條船上。
楊同新將煙頭掐滅,看了一眼眉頭緊鎖的白雪:“走吧!”
“當初負責查案的幾位民警應該也到了。”
“看看都問出來了什么?”
楊同新和白雪返回會議室的時候,剛巧看到三位民警從里面出來。
姚貝貝站起來匯報道:“楊科長,我們都已經問過話了。”
“他們也在記錄上簽了字。”
楊同新點了下頭,笑著跟幾位民警打了招呼,就放他們走了。
楊同新剛坐下,秦雨晴就把一杯剛泡好的茶放在了他面前。
楊同新笑了笑,向她點了下頭。
他心中也滿是感慨。
怪不得這么多人都喜歡當領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