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真想立刻下令,將這個臉上總是掛著可惡笑容的漢人拖出去剁成肉泥!
殿外甲士林立,皆是他忠心耿耿的衛隊;武庫中刀槍如林,箭矢堆積如山;他麾下能征善戰的兒郎,足以在戰場上與漢軍掰一掰手腕!
然而,那兩個字,那兩個最簡單卻又最要命的字,像一道冰冷徹骨的鐵索,死死勒住了他的咽喉,也鎖住了他所有的狂怒和力量。
糧食!
當他多年前,為了快速積累財富,抗衡漢朝的經濟控制,聽信了某些謀士的建議,頒布那項“易禾參”的國策,鼓勵甚至強制全國百姓拔掉禾苗,改種價值千金的人參時,他絕不會想到有今天。
那時,看著一車車潔白肥碩的人參運往南方,換回一箱箱璀璨的金銀珠玉、精美的絲綢漆器,他是何等的志得意滿。
他以為找到了一條富國強兵的捷徑。朝鮮多山地,本就不如中原沃野千里,種糧收益遠不如種參。用參換來的錢,足以向周邊小國、甚至狡猾的漢商購買糧食。
起初幾年,確實如此。國庫前所未有的充盈,他的宮殿越發奢華,軍隊的裝備也煥然一新。
他甚至做著“參戰之王”,與大漢分庭抗禮的美夢。
可這一切,從半年前開始,悄然變了味道。
漢朝來的商人越來越多,帶來的不再是單純的奢侈品,而是更多的糧食、布匹、鹽鐵等生活必需之物。
他們以極其“公道”甚至略顯低廉的價格出售,迅速擠占了原本由朝鮮貴族和官方把持的市場。
朝鮮本土的農業早已荒廢,民間竟逐漸習慣了依賴漢商供應口糧。
國庫里的金銀越來越多,而糧倉里的粟米卻只出不進,日益減少。
直到一個月前,漢朝突然以“邊關匪患”為由,大幅提升了糧食的出口關稅,運來的糧車銳減。
與此同時,那些囤積居奇的漢商開始默契地一起抬價,糧價一日三漲,飛上了天際!
衛滿這才驚覺,自己落入了一個精心編織了數年的羅網之中。
鼓勵種參,是劉盈和漢朝謀士們故意誘導他走上的絕路!
當他全國的土地都長著不能吃的人參時,他的命脈,就已經被漢朝輕輕捏在了手里。
如今,秋意已深,寒風漸起。
距離漫長的冬季全面降臨,只剩不到兩個月。
田野里,只有一片片等待采收的人參,在風中搖曳著翠綠的葉子,它們價值連城,卻不能果腹。
山野間的野獸早已被獵食殆盡,樹皮草根又能支撐幾時?
一旦開戰,他的大軍所需的巨額糧秣,僅憑國庫那點可憐的存糧,最多支撐兩個月!
兩個月后,大雪封山,天寒地凍,找不到半點吃的。
不需要漢軍動手,他的軍隊就會自行潰散,甚至易子而食的慘劇都會發生!
“騎虎難下……”
衛滿的腦海中閃過這個詞,喉嚨里涌上一股腥甜的無力感。
這才是最折磨人的。空有數萬雄兵,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餓死!
這種憋屈和絕望,幾乎讓他發瘋。_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