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:也是最關鍵的一點-->>——劃定“大局”!他抬出了“全省戰略意義”、“國家戰略意義”這種頂格的宏大敘事。
潛臺詞清晰無比:
為了這個“大局”,為了這個超級引擎,一切“細節”都可以被犧牲、被容忍、被“發展中消化”。
誰敢在這個“大局”上糾纏不清,誰就是看不清方向,誰就是阻礙發展的罪人!
這不僅是辯解,更是赤裸裸的宣示!
宣示星耀,或者說以星耀為代表的資本力量,在李天為體系下不可撼動的地位!
鄭儀看到,杜維明說完后,目光看似誠懇地望著羅教授,但眼底深處,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和試探。
旁邊的周正秘書長,端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,眼神平靜無波,仿佛杜維明說的,只是陳述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事實。
他這種平靜,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背書和支持。
壓力,無形的壓力,如同包間里昂貴的熏香,絲絲縷縷,卻無孔不入地彌漫開來。
這不是靠吼叫、靠威脅施加的壓力。
而是由權力背書、資本支撐、宏大敘事包裹而成的、一種更高階、更精密的壓力場。
它在無聲地拷問:
羅教授,你接不接這個“大局”的論調?你敢不敢觸碰龍灣這塊“澤川基石”?
羅教授的臉上,依舊是那副學者式的溫和笑容。
他放下筷子,用餐巾輕輕按了按嘴角。
動作從容不迫。
他沒有立刻回應杜維明的慷慨陳詞,反而側過頭,看向巨大落地窗外那片繁華璀璨的夜景,看向遠處龍灣新區工地如同巨大熔爐般的燈火。
“澤川的夜景,確實壯麗。”
羅教授的聲音平緩響起,帶著一種客觀的欣賞。
“特別是龍灣那片工地,隔這么遠看,都感覺熱火朝天,充滿力量。”
他轉過頭,目光重新落在杜維明臉上,帶著一絲真誠的贊許:
“杜董事長剛才說,這變化靠的是李書記的雄才大略、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,以及像星耀這樣敢想敢干的企業。這話很實在。”
杜維明臉上的笑容更盛了幾分,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。
周正的眼神也柔和了起來。
“不過……”
他語氣依然平和,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穿透力。
“萬丈高樓平地起。壯麗的藍圖,最終都要落在一磚一瓦的根基上。”
“方向選對了,是成功的第一步。”
“但通往成功的路,很長。”
羅教授的目光掃過杜維明,掃過周正,掃過徐有成,最后停留在桌面上那盤精致的、宛如藝術品的菜肴上。
“光有方向還不夠。”
“還需要……好的方法。”
他頓了頓,清晰地吐出這個詞。
杜維明的笑容微微一僵。
“方法對了,藍圖才能行穩致遠。”
羅教授的語氣不疾不徐,如同在闡述一個學術觀點。
“方法錯了,或者走偏了,輕則事倍功半,重則……”
他微微一頓,沒有說出那個詞,但所有人都聽懂了潛臺詞。
萬丈高樓,也有傾覆的風險!
“省里派我們下來調研,”
羅教授的目光變得深邃而鄭重。
“核心關注點,就是兩個。”
“第一,方向是否科學可持續。”
“第二……”
他再次加重了語氣:
“就是方法!實施路徑是否規范?風險防控是否嚴密?發展成果能否真正惠及百姓?”
“只有方向和方法都對了,”
羅教授總結道:
“杜董事長所說的‘大局’,才能更穩、更好、更長久地實現!”
“省里的期望,也是希望澤川能探索出一條‘既快又好’的路子。”
既快,又好!
快,是李天為和澤川體系追求的速度!是杜維明賴以生存的周轉效率!
好,是規范,是質量,是可持續,是風險的防范,是社會效益的兼顧!
羅教授這番話,沒有否定李天為的“方向”,沒有否定龍灣的“大局”,甚至沒有直接質疑星耀的“貢獻”!
他巧妙地抬出了“省里的期望”,將“方法”這個至關重要的概念,硬生生地、不容置疑地嵌入了對方劃定的“大局”框架之內!
他把李天為和杜維明高舉的“速度”和“規模”的旗幟,巧妙地與“規范”和“質量”的旗幟并排立在了一起!
他在告訴對方:省里認同你們的方向和藍圖!但是,如何建造它?用什么標準建造它?
這其中的話語權,省里也要分享!也要把關!
.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