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賀錚同志年輕有為,專業扎實,是破局交通口的銳利人選。”
“銳利是銳利,可太鋒利了,就容易折,或者傷及自身。交通局那潭水,有多渾,有多深,你心里有數。”
沈文瀚的表情嚴肅起來:
“是,書記。馬紅軍的案子只是冰山一角,盤根錯節多-->>年,利益鏈復雜,阻力極大。賀錚同志從省廳下來,沖勁十足,但恐怕對青峰縣復雜的人情世故、水面下的規則,了解不夠深透。”
“所以,需要一個人在旁邊幫他掌舵。”
鄭儀的目光鎖定沈文瀚。
“文瀚,你在縣委這么多年,方方面面都熟,情況看得透,人脈理得清,更重要的是,懂分寸,知進退。”
他頓了頓,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信任:
“你去交通局,掛個黨組成員、副局長,名義上協助賀錚同志工作。重點是幫他梳理清楚那些水面下的暗礁、盤根錯節的關系,關鍵時刻提醒他繞開陷阱,掌握好處理問題的火候。不要替他做主,但要把背景、要害、潛在的沖突點,及時、清晰地告訴他。”
沈文瀚立刻明白了自己的角色:潤滑劑、導航員、翻譯官。
不是去分權,而是去確保賀錚這把利刃,能劈開荊棘,又不至于因為魯莽而自損或偏離方向。
這是一個考驗智慧、耐性和忠誠的苦差事。
他沒有絲毫猶豫,鄭重表態:
“請鄭書記放心!我一定竭盡全力配合賀錚同志工作,當好參謀,做好保障。既要協助賀錚同志打開局面,更要確保交通局的改革整頓工作,始終在縣委的正確軌道上行穩致遠。”
“嗯。”
鄭儀滿意地點點頭。
“你對縣里情況熟,特別是交通口過去的舊賬、潛在的關聯人物、可能遇到的軟抵抗方式,要提前給賀錚打打預防針。他要沖鋒陷陣,你負責給他清障排雷,確保他砍下去的每一刀,都切中要害,而不是砍在棉花上或者誤傷自己人。”
“明白!”
沈文瀚沉聲應道。
“我會盡快和賀錚同志建立溝通,摸清他的思路,也把我們青峰縣交通領域的特殊‘縣情’梳理清楚,供他參考。”
“好。”
鄭儀揮揮手。
“去吧,你們倆盡快對接一下。有什么情況,直接向我和高琳報告。”
“是,書記!”
沈文瀚走出鄭儀辦公室,腳步依然從容,但內心早已掀起波瀾。
他的目光平靜地掃過走廊,恰好看見幾個科員正小心翼翼地觀察他的神色,顯然是在猜測鄭書記找他談了什么。
沈文瀚神色如常,只是輕輕點頭致意,腳步不停。
這步棋,下對了。
鄭儀用人苛刻,眼里容不得沙子,更不會輕易把重要任務交給一個他不信任的人。
而現在,自己不僅被選中去協助賀錚,還得到了“關鍵時刻直接匯報”的特許。
這說明什么?
他沈文瀚,已經進入了鄭儀的視線,并且被視作可用之人!
但越是如此,越要沉住氣。
沈文瀚很清楚,自己這次的任務不僅僅是輔佐賀錚整頓交通局,更是鄭儀對他的一次考核。
看他能不能在復雜局面下既保持忠誠,又能靈活處事,為賀錚保駕護航。
如果干好了,那么接下來,鄭儀很可能會把他調入更核心的崗位。
畢竟,一個既熟悉縣里人情世故,又能穩妥辦事的干部,在任何領導班子里都是稀缺資源。
但如果搞砸了……
沈文瀚的腳步微微一頓,隨即又恢復了平穩。
不,他不會搞砸。
.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