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峰縣的初春,積雪化成了泥水,裹挾著砂石淌過坑洼的街面。
縣委大院里靜得出奇,梧桐樹光禿禿的枝椏切割著灰白的天空。
幾天前那場干部作風整頓動員會的寒氣,似乎還沒散盡,反而沉淀下來,成了壓在每個人心頭的霜。
“哎,老羅,真……真辭了?”
農業局副局長陳倉捏著張內部明傳電報。
電報措辭冰冷。
“縣財政局羅志強同志,因個人身體原因及對扶貧資金管理工作存在重大疏漏,引咎辭職”。
“身體原因?屁話!”
旁邊宣傳部的老秦壓低嗓子,眼神里帶著恐懼。
“前天晚上我還看他滿面紅光,在小飯館喝得跟人拍桌子吹牛呢!今早人就‘病’了?還‘引咎’?他引哪門子咎?”
“還有馬紅軍…”
陳倉的聲音干澀。
“交通局那邊說,他主動去紀委交代問題了,認下了好幾筆工程款上的糊涂賬……”
空氣里的不安,濃得化不開。
每個人都在交換著心照不宣的眼神。
鄭書記那把懸著的刀,砍下來了兩顆腦袋。
下一個是誰?
“嗡嗡…”
鄭儀辦公室的內線電話響起來,打破了沉寂。他拿起聽筒,高琳的聲音傳來,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:
“鄭書記,組織部冷部長到了。”
“讓他進來。”
門推開,冷治快步走了進來。這位組織部常務副部長,鼻尖凍得有些發紅,鏡片后的眼神卻異常清醒銳利,帶著一絲急于證明什么的迫切。
“鄭書記!”
冷治走到辦公桌前,微微欠身,手里緊捏著一份不算厚但極工整的材料。
“您要的名單。”
他將材料輕輕放在鄭儀面前的桌面上。
鄭儀抬眼,沒有立刻去翻,只是目光平靜地落在冷治臉上:
“說重點。”
冷治深吸一口氣,穩住氣息:
“鄭書記,情況……比預想的復雜一些。王書記提名的青石鎮副鎮長人選張明生,我們考察組下去實地摸情況,發現一些不太好的反饋。”
“怎么個不好法?”
“這人能力是有的,在青石鎮基層干了十幾年,對情況很熟,搞農業推廣也有一套。”
冷治語速很快,條理清晰。
“但問題在作風上。考察組發現他有個毛病,下去村里談事,習慣性要求村里安排工作餐,而且……”
冷治頓了一下,似乎在斟酌措辭。
“而且對酒的要求還挺高,普通散酒根本不碰,必須要瓶裝‘青峰大曲’才肯喝兩口。一次兩次還好,但次數多了,下面村里……嘖,有意見,但敢怒不敢。”
“就這點?”
“還不止。”
冷治搖頭。
“關鍵是他對老百姓的態度有問題。考察組在柳林村那邊私下走訪,有個養雞的老戶,因為征地補償的事兒想找他問問,他當著眾人面就訓斥人家‘胡攪蠻纏,耽誤時間’,語很粗魯,影響很壞。”
鄭儀沉默著,手指在桌面上無意識地敲了一下。
篤。
聲音不大,卻讓冷治的心提了起來。
“名單上其他幾個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