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眾人便行動起來,將幾張辦公桌拼湊在一起,形成了一個簡易的會議區。
大家圍坐一圈,氣氛認真而專注。
何衛國沒有多余的寒暄,直接開門見山:
“今天在座的,都是科室各個口的專業負責人。”
“咱們要制定的這套新制度框架,將是未來運輸科長期運行的根基,是所有工作的準繩。”
“所以,大家務必暢所欲,目標就是制定出科學、公平、且能真正落地執行的好規矩。”
他隨即將目光投向調度員陳陽:
“陳陽,你是調度,最清楚科里的任務分配情況。”
“新制度首要杜絕的,就是排班上的公報私仇。”
“必須做到公平輪班與彈性調劑相結合。”
“你拿個方案出來,比如,建立司機個人情況登記簿,誰家里有急事、身體不適,在保證班次正常運行的前提下,可以優先照顧。”
“但規矩也要立起來,確需調班的必須提前上報,方便統籌安排。”
陳陽一邊在筆記本上飛快記錄,一邊連連點頭:
“科長,您提的這點非常周到,其實我早就有過類似的想法。“
“我們可以設計一個‘班次池’系統,明確那些苦、累、遠路線的輪值順序,同時設立一個彈性調劑窗口。”
“這樣既能保證公平,也富有人情味。”
“不過具體細節,比如司機檔案的建立、路線的詳細分級,我還需要下去細化。”
“但您提出的這個大框架,我完全理解了!”
“理解就好,就按這個方向去細化。”何衛國肯定道,隨即目光轉向安全員王海:
“王海,你是管安全的,安全是頭等大事,容不得半點馬虎。”
“你把‘連續駕駛四小時強制休息’這一條,給我寫成鐵律,必須執行!”
“另外,針對不同路況、不同車型,要制定出詳細、可操作的安全行車規范,越具體越好。”
王海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,鄭重答道:
“科長,我明白了!”
“回頭我就著手起草,把雨季、雪天、山路行車的注意事項全都細化進去,形成一本咱們運輸科自已的安全手冊。”
“同時,把車輛的定期檢修、出車前的安全檢查流程也全部規范起來,納入臺賬管理。”
“好,這件事就交給你了。”何衛國點頭,又將視線移到設備管理員劉明身上:
“劉明,現在設備和油料統計都歸你管。”
“首要任務是堵住漏洞。”
“你根據車隊每輛車的型號、車況和歷史耗油數據,盡快制定出一個科學、合理的油耗標準,作為今后報銷和核查的依據。”
“同時,建立嚴格的車輛保養臺賬,按行駛里程進行強制保養,執行‘誰用車,誰負責檢查’的原則,責任必須落實到個人。”
劉明眼睛一亮,立刻回應:
“科長,您這辦法好!”
“有了科學的油耗標準,再想虛報冒領就難了。”
“保養臺賬我馬上落實,確保每輛車都處于良好狀態,最大限度減少路上拋錨的風險。”
何衛國滿意地頷首,接著看向張婷婷和辦公室主任陳大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