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何大哥,好多年沒見了。”
何衛國從退伍回來,在院里確實一直沒見到過劉光奇這小子,這還是他回四合院后第一次碰面。
兩人算是從小在一個院里長大的,何衛國年長好幾歲,小時候也算是看著劉光奇滿院子跑的。
劉光奇現在這態度,倒是保持了晚輩對院里年長兄長的基本禮貌。
何衛國也點了點頭,語氣平和:
“是啊,光奇,是好多年沒見了。我當年從院里出去當兵的時候,你還是個流鼻涕的小屁孩呢,這一晃,都成大小伙子了,像個文化人了。”
他頓了頓,帶著點閑聊的語氣問道:
“對了,你小子這段時間去哪了?我這回來也快有兩個月了,咋都沒在院里看到你人影?”
劉光奇回答道:
“是這樣的,何大哥。”
“我呢,現在在上中專,明年夏天就畢業了。”
“平時功課緊,基本都是住校。”
“周末有時候……也跟老師同學出去,忙點別的事情,所以這兩個月就沒怎么回來。”
“現在不是放寒假了嘛,就回來了。”
何衛國聽了,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,沒再多問什么。
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生活和前程,他也沒興趣過多打聽。
劉家三兄弟又跟何衛國、傻柱客氣了兩句,便結伴出門,朝著護城河的方向去了。
何衛國看著劉光奇那與院里環境有些格格不入的背影,心里不由得琢磨開來。
這小子,按原著的軌跡,后期結了婚之后,基本就沒怎么回過四合院,對劉海中老兩口也沒盡到什么贍養的責任。
看來,這不愿意著家、疏遠原生家庭的習慣,八成就是從這時候開始養成的。
不過,這念頭也就在他心里轉了一圈,隨即就被拋開了。
這終究不關他的事。
他本來或許有那么一瞬間,想提醒劉海中兩句,讓他多關注一下大兒子的思想動態和家庭觀念。
但這種話怎么開口?
說“你兒子以后可能不孝順”?
那不是找不自在嗎?
每個人都有自已的人生路要走,劉光奇好歹也十八九歲了,馬上就是中專畢業的國家干部,有自已的想法和規劃,他這個外人,實在不好多插嘴。
就在這時,何大清洪亮的嗓音從廚房窗口傳了出來:
“衛國!柱子!吃飯了!還有翠蘭!雨水!都回來吃飯!”
何衛國和傻柱相視一笑,端起各自的凳子,起身回屋。
不得不說,何大清的手藝確實沒丟。
桌上擺了好幾樣菜,雖然都是家常菜式,但色香味俱全,熱氣騰騰,香氣撲鼻,看著就讓人很有食欲。
何大清端著最后一盤炒青菜從廚房出來,解下圍裙,對著正在擺碗筷的雨水說道:
“雨水,你去后院跑一趟,叫你一大媽,還有……雨梁那孩子,一起過來吃飯。”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