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早,天剛蒙蒙亮,何衛國就醒了。
他利索地起身,將昨晚就卷好的被褥抱起來,送到了雨水住的耳房。
簡單洗漱后,王翠蘭已經準備好了早飯——棒子面粥和窩頭,還有一小碟咸菜。
一家人沉默而迅速地吃完,何衛國便推著自行車出了門。
院子里,吳大龍已經帶著兩個徒弟扛著鐵鍬、鎬頭過來了。
何衛國跟他們打了個招呼,沒多停留,騎上車直奔食品廠。
剛進運輸隊院子,何衛國就感覺氣氛不對。
平時這個點兒,要是沒什么緊急任務,隊長文鐵柱多半在他那間小小的辦公室里,捧著搪瓷缸子喝茶、看報紙。
可今天,文鐵柱卻一臉嚴肅地站在停車場中央,背著手,目光掃視著陸續到來的司機們。
劉軍也到了,站在文鐵柱身邊,同樣是一臉凝重。
文鐵柱看到何衛國,點了點頭,算是打過招呼,然后深吸一口氣,對著已經到齊的隊員,包括以王大錘為首的幾名學徒工,沉聲開口:
“人都到齊了,我宣布個事情。”
“隊里的幾個老師傅,我、衛國、劉軍今兒要去工人文化宮開會。”
“大錘,你們幾個學徒工今天留在隊里,負責所有車輛的日常檢查和保養。另外,”
他頓了頓,語氣加重:
“今天隊里原本安排的市內短途配送任務,也由你們幾個負責完成!”
這話一出,不僅王大錘等人愣住了,連何衛國和劉軍都有些意外。
這年頭,學徒工雖然大多會開車,也對城里路線熟,但獨立出車送貨的情況很少。
原因無他,開車技術只占司機能力的一小部分,最關鍵的是要會修車。
那些從戰場上淘汰下來的老“嘎斯”、“解放”車,毛病多得跟得了肺癆似的,動不動就“趴窩”。
讓學徒工單獨出車,風險不小。
文鐵柱顯然也知道這一點,他補充道:
“我知道這有點為難你們,但今天情況特殊,任務重,隊里實在抽不出更多老司機了。”
“這對你們也是一次考驗,都給我打起十二分精神!”
“聽到沒有?”
以王大錘為首的學徒工們雖然緊張,但還是挺起胸膛,齊聲應道:
“聽到了,隊長!保證完成任務!”
文鐵柱這才臉色稍緩,揮揮手:
“行了,都去準備吧。”
“衛國,劉軍,跟我走,廠里的車已經在門口等著了。”
去的路上,劉軍忍不住壓低聲音問:
“隊長,到底啥情況?”
“我看你今天這架勢,比上次說要統一調度還緊張。”
文鐵柱腳步不停,頭也不回地低聲道:
“我前兩天跟你們透的風,看來還是說輕了。”
“這次動靜,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。”
“上面直接通知,各廠運輸隊骨干必須到場,而且……”
他停下腳步,指了指停在廠門口的一輛草綠色帆布篷吉普車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