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刻,院子里早已彌漫開一股復雜而誘人的香氣:
大鍋里燉肉的濃郁醇香、熱油爆炒的焦香、蒸鍋里飄出的米飯蒸汽香……
混合在一起,勾得人肚子里饞蟲直叫。
許大茂手腳麻利地把劉軍、文鐵柱一行人引到已經擺好花生、瓜子的桌子旁坐下,又忙著提起大茶壺給大家倒茶,招呼得周到體貼。
這波人剛安頓好,茶水還沒喝幾口,就聽見門口又是一陣喧嘩夾雜著汽車引擎聲。
只見周振邦帶著一名年輕的司機到了。
因為明天一早就要扎彩車、掛紅布,所有車頭天晚上就整齊地停在了巷子口,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。
周振邦走上來開口道:
“衛國,按說柱子結婚我該早點來幫你張羅張羅,今天廠里臨時有個挺重要的協調會,實在脫不開身,剛結束就趕過來了,別挑理啊。”
何衛國心里感動,誠懇地說:
“老哥,您這話說的可就太見外了!”
“咱哥倆啥關系?再說你幫的忙還少嗎?”
“我都記在心里呢!快,里邊請。”
周振邦拍了拍何衛國的肩膀:
“行了,自家兄弟不說這些。”
“你今天主角之一,忙你的去,不用特意招呼我,我找老劉他們聊聊去。”
許大茂眼觀六路,見狀立刻又端著煙茶湊了上來,笑容更加熱情幾分:
“周大哥,歡迎歡迎啊!”
讓何衛國有些意外的是,李懷德居然也來了!
雖然有些好奇和意外,但何衛國還是上前去熟路的打招呼。
李懷德笑了笑便朝著周振邦那邊走去,這一下,何衛國也明白了其中的緣由!
李懷德的到來,讓院里不少老鄰居感到有些意外和拘謹,畢竟他是軋鋼廠實實在在的領導。
但當大家看到李懷德和周振邦坐在一桌,談舉止間頗為客氣熟絡,甚至李懷德對周振邦還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敬重時。
心里也都明白了七八分,互相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神,低聲議論著:
“看來何家老大認識的這位周大哥,不是一般人啊……”
“怪不得能有這排場……”
多數鄰居并不知道周振邦的具體職務和能量,只模糊記得何衛國剛退伍回來時,周振邦來院里吃過一次飯,氣度不凡。
那會兒許大茂不知深淺還想跟人拼酒,結果自已先鉆了桌子底。
除了何衛國的朋友同事,何大清早年在北京城結交的一些三教九流的朋友也來了不少。
有鴻賓樓退休的老師傅,有京劇團拉弦兒的琴師,甚至還有琉璃廠舊貨市場的老相識。
他們大多穿著樸素,但談舉止帶著老四九城特有的江湖氣和爽朗。
整個院里人是越來越多,桌椅板凳擺得滿滿當當,歡聲笑語一浪高過一浪。
閻埠貴和幾個老街坊站在一起,看著這熱鬧非凡的景象,不禁扶了扶眼鏡,感慨道:
“要我說啊,老何家這次真是給咱們院長臉了!”
“瞧瞧這席面兒的硬菜,聞聞這香味兒!”
“再瞧瞧這來的人氣,三教九流,個頂個的!”
“咱們95號院,有多少年沒見著這么風光、這么有排場的場面了?”
旁邊一位姓王的大爺點頭附和,嘬著煙袋嘴兒:
“是啊,自打何家老大當兵回來,這家道眼看著就不一樣了。”
“何大清……唉,雖說以前混賬,如今也算是享著兒子的福了,瞧他那高興勁兒。”
“……”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