渣爹最后也沒同意蔣老丞相的請求,退朝的時候,只有梁崇月和蔣老丞相還站在原地,目送著渣爹離開,百官退朝。
“蔣老丞相為國操勞,滿腹經綸,謀略過人,若是因為本公主的事告老還鄉,實在是我大夏損失啊。”
梁崇月說的是真心話,她雖然不喜蔣老頭骨子里對女性的蔑視,但是在做丞相這件事上,他做的比前面兩任要好得多。
“本公主即將出征,朝堂諸事繁多,父皇身邊需要一個排憂解難之人,本公主懇請您暫留朝堂,待本公主凱旋,再論歸鄉之事,可好?”
渣爹沒同意就是不希望蔣老丞相真的告老還鄉,年關剛過,想找到一個合心意,懂分寸的丞相不是一件容易事。
蔣丞相也明白陛下圣意,他告老還鄉一事怕是在公主殿下凱旋之前是等不到結果了。
沒有結果的事情,他不會再費力去爭取,去做。
對上公主殿下那雙同陛下生的幾乎一樣的眼睛,他也是歷經兩朝的老人了,大夏歷代帝王的眼睛都生的一樣,可陛下的皇嗣之中,只有公主殿下生了這樣一雙同陛下一樣狹長深邃的眼睛。
或許冥冥之中一切早就命中注定,若是上天早有暗示,那就不是他能改變的了的。
文官總是越老越固執的,梁崇月沒想等到蔣老丞相的答復。
卻見蔣老丞相后撤三步,朝著梁崇月行了一個大禮,空蕩蕩的太和殿中只有他們二人,從外面看只能看見,白發蒼蒼的老者躬身朝著一襲明黃色身影行禮。
“那老臣就恭祝公主殿下此去旗開得勝,早日凱旋。”
老者的聲音蒼勁,帶著文人特有的儒雅和歲月沉淀的厚重。
說罷,蔣老丞相抬起頭,眼中神情復雜,梁崇月從中好像看到了一絲期許,旁的更多是為未知的擔憂與不安。
梁崇月伸手將人扶起:
“本公主借蔣老丞相吉,還望蔣老丞相放心。”
梁崇月從太和殿出來的時候,沐浴在早晨的暖陽下,心情都舒展開了。
去翊坤宮陪著渣爹和母后用過早膳之后,梁崇月就去了外祖父府上。
調令的圣旨已經送到了府上,外祖父不必同她一起出征,只是送她到京郊。
出征的時間也已經定下,明日一早,梁崇月回到府里,剛下馬車就看見井隨泱眼巴巴的看著她,像是一只毫無安全感的小狗。
梁崇月身上的明黃色官服還沒有換下,井隨泱就一路跟著她走到了長生天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