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楓奇襲喜峰口,竟然憑著三千人,生生奪回了這檀州門戶,無疑為糜爛的檀州局勢帶來了一縷曙光。
大將軍常茂上前一步,神情激動:“恭喜陛下!賀喜陛下!喜峰口失而復得,正是我大軍收復檀州,殲滅北蠻的大好機會啊!”
常茂的嗅覺敏銳,他立刻就意識到,喜峰口被大乾所得,殲滅北蠻精銳的機會來了!
耶律虎的虎賁軍,以及賈宇、和卓所部,都是北蠻之內的絕對主力軍。
若殲滅三人,大乾不止能自保,還可兵出喜峰口,直奔廣武鎮!
其他官員亦喜笑顏開,籠罩在頭頂的陰郁散去了不少。
“陛下,絕不能放過北蠻韃子!”
“請陛下出重兵,殲滅北蠻虎賁軍!”
“殺!不殺北蠻韃子不足以報仇雪恨!”
“陛下,臣請戰!”
軍中的將官們紛紛請戰,要去檀州作戰。
力挽狂瀾的時候他們不行,關門打狗撈取戰功,他們可十分在行。
丞相王瑾見到這副場面,當即皺著眉頭說道:“奪取喜峰口的確是好事,但諸位想過沒有,喜峰口在手就一定能困死北蠻韃子嗎?”
說話間,王瑾給兵部尚書司寇使了一個眼色,司寇瞬間明白了王瑾的意思。
司寇微微頷首,做憂慮狀,緩緩道:“丞相所極是,林校尉只有三千人,這三千人必須承受南北兩面夾擊,壓力巨大。”
“林校尉能撐多久?萬一他撐不住被攻破了喜峰口,豈不是功虧一簣?”
有朝臣聞不禁疑惑:“王相、司大人,按照你們這般說,奪取了喜峰口,豈不是沒有什么用?”
王瑾微微一笑,向皇帝朱晟行禮道:“陛下,老臣認為奪取喜峰口,自然是有價值的,不過這價值卻有時限,只要趁著北蠻還未攻占喜峰口,與北蠻休戰議和,就可平息戰火。我大乾要回我們的土地,北蠻撤出檀州,豈不是皆大歡喜嗎?”
“王相這話說得有趣,我們好不容易占據主動,卻要議和?是何道理?”
這時,武官之中走出一赤面長須之人。
他身高八尺,姿容不凡,年歲三十四五,目露精光,正是大乾右將軍余進。
余進出身將門,世襲侯爵爵位,為人低調、寡少語。
朝堂上商議軍務,余進除非被問到,其他時候很少會主動開口。
但今日,余進非爭個分明不可。
王瑾轉身看了余進一眼,不緊不慢地解釋道:“余將軍,以當前檀州之兵的實力,將軍你覺得能殲滅北蠻軍嗎?”
“如果沒有把握殲滅北蠻軍隊,趁著喜峰口在手,議和,才是最好的結果。”
王瑾搖晃著腦袋,一副高深模樣。
“議和,有三好!”
“其一,我大乾邊軍損失慘重,檀州戰火連綿數月,議和可令萬千的邊軍銳士不用喪命,讓百姓遠離戰火回歸家鄉。”
“其二,現在議和我們占據主動,可以利用主動權與北蠻談條件,無論是土地還是賠償,北蠻都不得不讓步。”
“其三,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三千人能堅守多久?三日?五日?十日?半個月頂天了。”
王瑾搖了搖頭,說道:“林楓能奪取關卡,已是奇跡,難道還指望他堅守個個月?”
“完成議和,令林楓等勇士平安,對于我們大乾來說總歸是一件好事。”
王瑾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,便是大將軍常茂,也不得不思索王瑾的話。
皇帝朱晟聞,腦海里思緒翻涌,權衡利弊。
戰略的焦點就在于:林楓在喜峰口能守住多久?
林楓若能守得住個月,朝廷便是將京軍都派往燕云,賭上老底,只要能全殲北蠻精銳,一切都值得。
可萬一林楓只守得住十日、二十日,乃至于一個月。
戰事還未打得怎么樣,喜峰口被破了,北蠻獲得源源不斷的糧草、援軍。
則檀州的戰事一旦失控,會導致燕云徹底崩潰。
若精銳再被北蠻擊破,北蠻便可南下直達北直隸紫荊關。
靠著紫荊關一道關卡,能攔得住北蠻人的鐵騎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