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家的玉米到傍晚就砍完了,男人們一起將玉米穗剝好,掛起來,等齊智山來接姝的時候,劉家的玉米已經都掛好了。
姝給大家結工錢,卻聽大家說劉二柱已經結了錢。王氏當即不高興了,拉著臉扭頭進了屋。
低聲罵道:“你這死老頭子,既然姝冒這頭,找人干活,你給什么銀子呀!那可是九百文,不是九文,你怎么舍得?”
劉二柱聽王氏聲音變大,急忙低聲訓斥道:“你小聲點,小聲點!讓兒聽到了怎么辦?不就是九百文嗎?兒昨天給你帶回來的肉和米,今天帶回來的糕點月餅,醬雞烤鴨就不止九百文吧!
再說,人家給咱們家干活,你讓兒出銀子,不是讓大家戳我們的脊梁骨嗎?傳出去,書兒的顏面也不好過。”
王氏冷哼了一聲,心疼呀,九百文,當家的要干幾個月才能賺這么多,早知道,就不找人了。
劉二柱見狀,勸道:“你以后呀,對兒好一點,這孩子比以前通透了,又是個心善的,那齊智驍我遠遠看了,是個人物,你對姝兒好一點,那孩子心中怨氣少一點,對你對兒子都是有好處的。”
王氏想到姝不僅認識那衣著華麗的貴公子,還有捕頭姐夫,又有縣丞做義父,若是自己對她好一點,那受益豈不是自己的兒子?
想到這里,才不情愿的說道:“我知道了!不用你說,我現在對她哪里不好了?”
劉二柱豈不會不知道她之所以不敢對兒打罵,完全是被兒子嚇到了,不過她能夠想明白,就再好不過了,笑著指著一旁的糕點和月餅,說道:“是,是!你對兒很好,所以兒也對你好,這糕點不就是孝敬你的。”
王氏心里高興了些,這才走了出去,不過依然擺著臉色。
姝豈會不知道王氏的性子,拉著她進了灶房,將自己準備的銀子拿出來說道:“娘,這三兩銀子你拿著,爹吃什么用什么你該買就買,別讓爹爹那么快地下地走路,我早上拿回來的拐杖爹用的時候你也扶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