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辦公室。
張君對著我問了起來:“華春苑小區改造項目怎么樣了,現在結束了吧?”
“對。”
我點了點頭:“現在在等竣工驗收,驗收過了,這個項目便算結束了。”
其實華春苑三個小區改造項目在前幾天就已經收尾結束了,等竣工結束,我安瀾地產便算有了第一個自主竣工的項目。
房地產行業本身就是這樣。
需要去累積資歷,累積資質。
當資歷和資質都有了,在資金的加持下,便可以去承接中大型以上的項目了,而不像現在,哪怕只是接一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,都需要去掛靠別人公司的資質。
張君見我項目竣工了也很高興。
緊接著,張君跟我聊到了融資的事情,這半個月來,他也沒有閑著,在和我商量后,成立了一家鼎紅房地產信托投資公司。
兩個人都知道目前房地產行業大熱,都不想錯過這才上車的機會,所以想趁著這個機會融資來擴大安瀾地產的項目規模。
與此同時,張君也可以通過鼎紅房地產信托投資公司得到他應得的酬勞。
并且我也和張君做了資源交換。
張君通過注資的方式得到了安瀾地產5%的股份,我也通過先上車,后補票的方式,拿到了鼎紅投資25%的股份。
張君持有50%。
寧海持有5%。
剩下的20%股份由張君圈子里的幾個老板分了。
用張君的話來說,一個人想要把公司做大是不可能的,想要快速的壯大,就必須通過拉投資的方式,拉人,拉資金進來,然后用杠桿來擴大安瀾地產的規模,以后說不定他還得因為融資縮減手里的股份。
并且我和張君商量過,在安瀾地產和鼎紅投資中間做了一個保險。
這個保險是我是以安瀾地產去接項目的,而鼎紅投資公司相當于是安瀾地產的錢袋子,當有那么一天,鼎紅投資因為股份比例問題脫離自己的掌控。
那安瀾地產這個時候便可以將鼎鴻投資甩開。
這段時間內,張君總共籌集了1500萬賬上資金,雖然依舊不多,但已經足以我去撬動5000萬以上的項目了。
在想到這里。
我對著張君說道:“我是真沒想到,我現在可以去接5000萬以上的項目。”
“我也沒想到。”
張君也感慨的對我笑著說道:“這換誰能夠想的到啊,去年你還在我會所里面上班,結果今年你搖身一變,變成房地產公司的老板了。”
這一點感觸最深的是寧海。
因為我最開始是跟寧海接觸的,并且跟著他身后跑了幾次,當時看起來老實巴交的,現在成了和張君平起平坐,甚至占據主導位了。
不過這對寧海來說是好事,他覺得我爬的越高,他的機會越大,比如這一次,他便是砸鍋賣鐵,湊了200萬投到了鼎紅投資公司里去,就是想靠著我實現轉型上岸。
在張君辦公室坐了一會。
我也和周壽山一起回自己公司了,王哲也在,王哲有一級建造師證書,加上他又是建筑行業從業人員,我還是蠻需要他的。
“陳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