坤寧宮內,氣氛因皇后那句戛然而止的話而凝滯。
昭衡帝心頭掠過一絲復雜,他伸出手,穩穩扶住皇后。
“皇后不必自責,當年之事,乃天意弄人,非你之過。”
皇后借著他扶她的力道,順勢輕輕靠進他懷里,壓抑地哽咽。
“是臣妾的錯是臣妾體弱福薄,沒能替皇上誕下嫡子。”
“這份遺憾,日日夜夜折磨著臣妾,每每想起,心如刀絞”
昭衡帝的目光落在殿內跳躍的燭火上,聲音低沉。
“朕亦有悔。”
“當年奪嫡兇險,朝堂傾軋,朕殫精竭慮,分身乏術。你有身孕時,朕未能伴你左右是朕疏忽了你。”
他攬著她因久病而瘦弱的肩膀,心底不免升起些憐惜。
人非草木,一起度過這十余年,昭衡帝心中怎能不觸動。
皇后抬起頭,淚眼婆娑地望著他。
“未能為皇上誕育嫡子的遺憾,一直深埋臣妾心底,直到直到那日瑾妃妹妹來到坤寧宮。”
她微微離開昭衡帝的懷抱,站直身體,溫婉道:
“她對臣妾說,愿將腹中孩兒交由臣妾撫養”
“瑾妃妹妹的話,點醒了臣妾。臣妾雖不能生,但尚能養!”
皇后笑容里充滿了希冀。
“自那日起,臣妾便強撐著病體,按時用藥,努力進補,只盼著身子能好些”
“臣妾要健健康康的,要看著那孩子出生,要將他教導成如皇上一般英明神武的儲君,替皇上分憂。”
昭衡帝緩緩點頭,語氣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肯定。
“皇后有此心,朕心甚慰。”
“瑾妃她確實是個懂事的,深明大義。她能如此顧全大局,朕很欣慰。”
“將孩子交給皇后,朕和瑾妃都很放心。皇后只管安心調養,待皇嗣降生,坤寧宮定會熱鬧起來。”
皇后臉上綻開一個極其滿足的笑容,盈盈拜下:“臣妾謝皇上信任!定不負所托!”
燭火搖曳,將兩人的身影拉長投映在冰冷的宮墻上。
當夜,昭衡帝按著規矩歇在了坤寧宮。
——
幾日后,傍晚時分。
永樂宮暖閣內,水仙靠在鋪著厚厚軟墊的軟榻上,孕肚輪廓清晰。
拓跋貴人坐在榻邊的小凳上,正興致勃勃地對著水仙的肚子說話,眼睛亮晶晶的。
“小家伙,聽見了嗎?等你出來了,拓跋娘娘帶你去騎馬!”
拓跋貴人說著,還模仿了一下策馬揚鞭的動作,爽朗的笑聲在暖閣里回蕩。
水仙被她逗得也笑了起來,眉眼彎彎,帶著幾分孕中特有的柔美。
“拓跋妹妹可別把他寵壞了,若是騎野了性子,將來皇上怪罪下來,可如何是好?”
“怎么會怪罪?”
拓跋貴人滿不在乎,“無論男女,就該有野性!若無野性,豈不是”
她話沒說完,眼角的余光瞥見門口無聲無息出現的身影,驚得差點從小凳上跳起來。
昭衡帝不知何時已走了進來,身著常服,臉上帶著抹若有若無的笑意,顯然將拓跋貴人的話聽了個全。
“若是讓你帶它騎馬,朕看它還未學會走路,就要先學會在馬背上撒野了。”
昭衡帝的聲音帶著調侃,緩步走近。
拓跋貴人連忙起身,帶著點被抓包的窘迫,小聲嘟囔了一句。
“皇上您走路怎的一點聲息也沒有”
隨即規矩地福身行禮:“妾身參見皇上,皇上萬福金安。妾身妾身告退。”
她識趣地將空間留給了帝妃二人,退了出去。
暖閣里只剩下昭衡帝和水仙,銀珠適時地端著些茶點補品進來,一一擺放在榻邊的紫檀小幾上。
昭衡帝在水仙身邊坐下,自然地伸手覆在她隆起的腹部感受了一下,動作親昵自然。
“今日感覺如何?小家伙可有鬧你?”
水仙笑著搖頭:“還好,就是越發懶怠了。”
銀珠將今夜的補品端到水仙面前,恭敬道:“娘娘,該用參湯了。”
水仙看著那碗油汪汪的湯,幾不可察地蹙了下眉。
她下意識地將頭偏開一點,帶著點撒嬌的意味:“銀珠,這湯看著就膩得很,先放著吧,待會兒再喝。”
銀珠面露難色,正要開口勸,卻見一只骨節分明的手伸了過來,穩穩地端起了那碗湯。
“朕來。”
昭衡帝聲音低沉,親手拿起小銀勺,舀起一勺,細心地吹了吹熱氣,遞到水仙唇邊。
“不為皇嗣,也要為你自己的身體著想。太醫說了,你落水后體質偏弱,需得好好進補,積蓄體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