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珊珊答應:“好吧,等我出差到江南省時,再找機會到河東吧。”
河東的夏季多雨多臺風,而今年的雨情比往年更加嚴重。雖然風力沒有今年的第一號臺風那么厲害,但是有幾次雨量卻大得驚人。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大面積的水稻田被淹,稻田養魚完全失敗,許多農戶一條魚都沒有保住,更要命的是蟲災比往年嚴重幾倍,一開始農戶還顧及稻田里的魚苗,不敢加大藥水噴灑,后來發現魚也沒想成,稻田還蟲災嚴重,眼瞅著再不采取緊急措施,恐怕會顆粒無收。到了這時,大家開始拼命噴灑農藥,雖然保住了小部分秧苗,但是后來長出來的糧食卻沒有一個農民敢留做自家口糧,全部賣出去坑害城里人了。
為此,農民開始上訪,而春天力推稻田養魚的全小民卻躲了起來,以生病為由待在家里不上班。面對絡繹不絕的上訪者,何強召集班子成員商量對策,最后決定給予參加稻田養殖的農戶每家補償一千元。這錢對于每戶農民來說,屬于杯水車薪,可當初他們都是出自自愿,也應該承擔相應的風險,而且這筆錢對于經費并不富裕的洋心鎮來說,也不是一筆小數目。
處理好這場風波之后,全小民的病也好了,但是他在鎮機關干群的心目中留下了很壞的印象,加之他平時為人刻薄,夸夸其談,不負責任,很多人都向何強建議,請他向組織部要求調走全小民。
何強雖然心里很不待見全小民,但是作為一起工作的同事,他還是不想讓對方太過難堪。可是全小民對于何強的忍讓并不領情,甚至覺得何強是不敢得罪他,不但不肯檢討稻田養魚的失策,反而是怨天尤人,將自己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,這讓大家心里都暗暗鄙夷。
全小民發現稻田養魚失敗之后,又想到了一個彌補之策,他在鎮三套班子會議上提出了建設白果鎮的計劃,即所有農田都必須種植白果樹,每畝種植一百棵,將全鎮打造成白果鎮。
何強對全小民在糧田上大面積種植白果樹的做法十分反感,一是這樣一來,會影響農業的機械化,二是白果樹從成活到掛果,要經歷三四年時間,這幾年農民的收入將會受到很大影響,三是白果樹果真長成了林,收益還將由市場決定,農民們未必能得到多少實惠,四是這些樹苗雖然每株只收取三元,但是承包田多的農戶,按每畝一百株計算,就是每畝需要三百元,而洋心鎮的農民,每戶承包田平均都在六畝以上,這樣花在購買樹苗上的錢就是二千元上下,這對于收入不高的農民來說,也是很大的負擔。_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