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十六年(公元211年)。
鄴城。
丞相府。
曹操高坐主位,下方人頭攢動。
作為新年過后,。
上方的曹操聽懂了,臉上盡是錯愕之色。
下方的一些文官也聽懂了
如荀彧者,聞臉色大變。
如賈詡者,好似充耳不聞。
如程昱者,欣然微笑頷首。
如荀攸者,垂首若有所思。
除此之外,沒文化的武將一臉懵逼,有文化的武將大致也聽出來,董昭正在對曹操進行歌功頌德。
大意是:
周公、呂望(姜子牙)當年有功于社稷,然后都得以封公就國。
如今曹操的功績,比之周公、呂望也不遑多讓,然而爵位僅僅只是列侯,實在是不應該啊!
簡而之,董昭是跳出來勸進,希望曹操能更進一步,邁上公爵的臺階。
而且這事兒,事先董昭也沒跟曹操通氣兒,所以就連曹操本人都蒙了。
其實董昭是臨時起意,看到天子冊封曹丕、曹植、曹彰,突然有了勸進的心思。
既然曹操都開始考察繼承人問題,那么勸進指定沒錯,董昭打算賭一波。
只要踩中曹操的心思,絕對能血賺一波!
“太祖高皇帝有:非劉氏而王者,天下共擊之!”曹操板著臉道:“爾要陷我于不仁不義之地嗎?此事吾不為也,退下!”
此一出,董昭連忙灰溜溜退下。
文臣武將聞,有人松了口氣,有人暗暗失望,心態不一而足。
不過有心人也注意到,曹操雖然訓斥了董昭,但卻沒懲罰后者。
大漢沒有公爵,對于異性臣子而,最高爵位就是列侯。
曹操、周瑜、孫權、劉備都是這個等級,往上已經封無可封。
正常而,董昭的勸進之,幾乎跟造反無異。
曹操若真無此心,定然要嚴懲董昭、以儆效尤,借此表達自身并無僭越之心。
而僅僅是不咸不淡罵一頓,這就顯得有些意味深長
曹操自然有更進一步的心思,要不然這么多年奮斗為了啥?給劉協白打工嗎?
但眼下不是時候,故而曹操出拒絕。
自赤壁一戰已經過去三年,期間也發起一些小戰役,但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。
在這種情況下,曹操強行稱公,就顯得不太“理直氣壯”。
以曹操本人的想法,接下來取得一場大戰的勝利,最好再打下一些土地。
如此,憑借軍功就能“順理成章”,再往前邁出一步。
盡管這一步依舊是僭越,但有軍功傍身,阻力總歸要小上一些。
西北,正式曹操的目標所在。
周瑜實力較強,孫權地處江東。
跟前者打,曹操沒有必勝的把握。
跟后者打,曹操沒有犀利的水軍。
唯有西北一盤散沙,無疑是最好的進攻目標,同時麾下精銳的虎豹騎還能發揮。
這也是今日,曹操召開議事的目的所在。
“我意。”曹操環顧群臣,緩緩開口道:“今年開春之后,向西北方面用兵,不知各位對此有什么看法?”
“末將請戰!”
“末將愿為先鋒!”
“末將為丞相殺敵!”
一時間,無數武將紛紛起身請戰,曹操見狀露出滿意之色。
“諸將稍安勿躁。”曹操微微抬手,“且聽各位先生都有什么看法,文若?”
荀彧被曹操點名,恍惚回神兒后起身。
“丞相,下官近年來一直待在許都,忙于公文案牘之間,對軍務有所疏忽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