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稍微休息一下之后,林火旺便親自來到這些印刷廠房這邊,一邊視察印刷的工作和狀況,同時讓人拍下他這般“親民”、“事必親為”、“到一線與工人們一同勞作”的照片,一邊抽空趕一些《尋秦記》的稿子。
畢竟,《尋秦記》也是他著手辦《亞洲日報》之后,才想到的主意,自然沒有什么存稿,都是現寫現發出來的。
在平日里高強度的腦力活動之后,還要依靠記憶將《尋秦記》給“寫”出來,對林火旺來說,也不是一個容易的活。
高喬浩急步走來,將那份《明報》輕輕放在他面前翻開的稿紙旁。
林火旺沒有立刻抬頭,直到把筆下一段文字寫完,才停筆。
他望向金庸那篇專欄的目光,異常平靜,像在看一篇普通的行業新聞。
沒有憤怒,沒有驚喜,甚至沒有一絲漣漪。
他只是輕輕“嗯”了一聲。
“老板,我已經讓人加印十萬份的《亞洲日報》,今天依舊是三十萬分《亞洲日報》,另外,我私自主張,讓人加印了五萬份《明報》,專門用來隨機送港島市民?”
高喬浩試探地問。
“嗯。可以。”
林火旺再次發出一個短促的音節。
“那金庸先生那邊‘黃易’先生需不需要回應一下?或者我們”
林火旺聞終于抬頭,他伸手指了指案頭一疊厚厚的手稿,封面上只有兩個遒勁有力的大字——“尋秦記”。
“明天第三回和第四回的連載末尾,你以我小林天望的名義刊登對查先生的回復”
林火旺的聲音很平穩,帶著油墨車間里特有的沙啞質感,“就說,要挖黃易可以,拿《明報》10的股份來”
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