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是時也,港島小報花邊暗潮洶涌。
《快活林》主筆斷章取義,胡亂編。頭版登出刺目標題:《北姑參選搏出位!郭家外女撈金演藝圈》污如毒蔓攀纏。
筆者聞之,拍案而起,取羊毫飽蘸松煙:
“昔年李清照顛沛南渡,病骨支離猶唱‘生當作人杰’;今柳茹夢負雪南來,何異易安再世?爾等以版面為刃,與秦檜構陷岳飛‘莫須有’何異!”
筆鋒陡轉忽作長歌:“他強任他強,清風拂山崗——此十六字真,當贈寒梅立雪人!”
正可謂:
風雪南來梅著骨,
濁浪滔天玉作梁。
誰香江無鐵脊?
且看紅棉灼海疆!
查良鏞擱筆于明報社窗畔
維港燈火如星海,丁巳年五月初五
這篇《北方有佳人》文章一出,立時就傳遍了港島這巴掌大的一塊地。
尤其是金庸先生“寒梅立雪”這四個字,稍微有點知識文化的有識之士,都知道必然會成為香江的新典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