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又過去了一天,徐三在報紙上看到了一條廣告。
放下了報紙他就出門了,然后又買一份八卦小報紙,然后按照上面的花邊新聞解出了接頭地點。
在晚上的時候,他就在江邊遇到了一位三十二三的男人。
男人的頭發很稀疏,發際線靠后,讓人一看就很容易聯想到后世的程序員。
只不過這個年代肯定沒有程序員。
但從他這獨特的長相來看,這一定是一位很能肝很能卷的學者。
兩個人并沒有深度的交流,只是背靠背,坐在江邊的一個渾沌攤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。
男人名叫宋海,是一位留德的地下黨,雖然學歷不高,但是卻是專業對口。
和菜菜子差不多,都是藥學學士。
不過他要比菜菜子多了一個生物化學的學位。
雙學士學位,在這時代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科學家了。
專業水平夠了,徐三便把青霉素量產方法交給了他。
這個還是董金寶整理的。
很不專業,但好在數據都是對的。
宋海拿到配方后并沒有立刻離開,而是繼續吃餛飩,并且還又加了一碗,一直等到徐三離開后,他才結賬走人。
青霉素工廠的事算是完成了三分之一,剩下的三分之二就要看櫻井了。
其實這完全是逼不得已,這種工廠在這個時期沒有鬼子的庇護,根本開不起來!
第二天,櫻井也同樣帶來了好消息。
川鳥以個人的名義,出錢出人,徐三出技術,雙方四六分賬。
川鳥六,徐三四。
銷售渠道川鳥全權負責,徐三一點不參與,但是徐三卻有二成的配貨權。
所謂的配貨權,就是開條子的權利。
這個就好像水泥廠一樣,雖然利潤還是算到廠子里。
但是戰爭時期抗生素絕對是緊俏產品。